第91部分 (第1/4页)

耳边的笛声还未停,张若兰心中愈觉郁闷,对康雪儿说道:“今晚的月色真好,带个酒囊,我们姐妹俩正好出堡踏秋赏月。”康雪儿也觉得闷,便点了点头。

牵着两匹马出了汉阳堡,张若兰一眼便瞧见了远处一抹淡淡的黑影正如痴如醉地吹着笛子,一咬牙一跺脚,取下酒囊,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康雪儿也不示弱。

两人量浅,带着七八分醉意,便翻身上了马,与康雪儿一前一后,朝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哪是什么踏秋赏月,是一路狂奔啊,度带来的刺激感冲淡了心中的愤懑,跑了许久,才渐渐慢了下来。

后面的康雪儿追了上来,气喘吁吁地叫道:“若兰,你跑得太快了,我险些追不上了。”

张若兰此时心中的闷气也泄的差不多,听到康雪儿的话,脸上不由一红,暗暗骂道,你喝哪门子的醋,人家孩子都有了,想想还不是应该的。

“康雪儿,我们回去吧,一声不吭地跑出来,岩哥儿知道会担心的。”张若兰转过马头,说道。

“嗯,我也想回去了。”康雪儿知道张若兰的气平了,知趣地应道。

月夜清冷,蹄声得得,两骑追了过来,却是李岩与冷霜儿,一见张若兰醉醺醺的模样,李岩揣着明白装糊涂:“若兰,给我一口酒。”

仰脖大喝了几口,李岩带着几分豪气:“我们月夜驰马,醉酒赏花,也是桩快事!”

不待张若兰回话,李岩已驱马前行,吟诵声随夜风缓缓送来:“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女儿马上笑,颜如颊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一轮明月,两地相思。

帝都长安,平康里,永穆公主府。

院中山石花木浸在溶溶月色里,一团昏黄的光晕在水岸边移动,月色下依稀看见两个女子,抱着个小孩,踏着石径,缓缓而行。

卢眉儿提着竹丝灯笼,永穆公主抱着小元浩,眼瞅着岩哥儿亲手载植的花木,更加繁茂葱茏,在月色下高低错落,永穆公主转着儿子说:“元浩,看见没有,这是你爹爹为娘亲手布置的。”

“木马,滑梯……娘,我要爹爹!”小元浩已有一岁多了,在他母亲的怀中不安分,扭转小身体,伸出手来,模糊不清地喊着要着爹爹。

永穆公主不管儿子听得懂听不懂,贴着他的小脸道:“你爹爹是个好男儿,他为了保卫咱汉人不被吐蕃强盗欺负,投笔从戎,当上了大将军,打了几个大胜仗,已被父皇封为河西节帅,是个大英雄。”

“我,骑木马,当英雄,打强盗!”小元浩捏起了小拳头,还用力挥了一下。

“小元浩,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卢眉儿转过身来,夸赞道。

元浩这么小就这么聪明伶俐,我与岩哥儿不是姐弟,永穆公主心中快乐,沉甸甸压在心中的担忧早就随风散去。

帝都长安,公卿大臣私下流传,李岩是皇帝的私生子,这些永穆公主那里知晓,只知道,岩哥儿是皇义子。

可两人仍是同宗,按唐律,李岩不能尚公主,两人始终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地过一辈子,世上的事都是这样不可求全,就如月圆月缺。

卢眉儿心中为李岩与永穆公主感伤,垂下头去,眼角隐隐有泪。

“眉儿,你怎么了,岩哥儿有勇有谋,在河西立了大功,惠妃娘娘在宫中传出话来,小李将军早晚都会封王授节,你们姐妹嫁过去,风风光光,姐姐给你们准备一份丰厚得嫁妆。”永穆公主安慰卢眉儿道。

为人作嫁,永穆公主是如此的善良重情,卢眉儿忍不住眼泪成行,哽咽道:“永穆姐姐……小李将军来信……说得轻松,其实霜儿姐姐来信,说他逢战争先……敢死轻生,每一次她都提心吊胆,一旦遇敌,她都……都愿意用身体替小李将军挡刀遮箭。”

“可怜了霜儿,你去封信问问,岩哥儿心里究竟装着我们姐妹没有?”永穆公主咬了咬牙,却是恨不起来,眼泪也扑簌簌地往下掉。

一院的月色霜华,凉凉秋风入怀,让人感念心事,似有默契般,转瞬间成了一对泪人儿,小元浩感到母亲思念的悲伤,小嘴一撇,“哇哇”地哭了起来,慌得永穆公主抱紧他,轻轻地拍打着他后背安慰起来:“小元浩,不哭,爹爹会骑着高头大马回来,送你一匹小马驹!”

'bookid=1424711;bookname=《藩镇》'

168。驱虎吞狼(求收藏推荐)

朝阳给终年不化的祁连雪山镀上了一道金边,护输可汗策马缓驰,身后跟着大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