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挥小�

大唐的伏波王,他骑在高大的龙种驰驹上绝尘而去,匍匐在他马蹄下吐蕃王太妃不由一阵心寒,怎么办。我还要求他帮我救回小赞普。

看到伏波王如此慢待金城公主,身后的侍女赶紧扶起了她,心中也是抱屈。

中军大帐外,一丈八尺高的帅旗在浓重的暮色中哗哗作响。

顶若苍穹,圆顶大帐中点着火把。亮如白昼,顶盔贯甲的羽林亲卫贴帐而立。

伏波王李岩坐在上前,慢慢地撕扯着一块烤羊排,不时膘着坐在下的病美人,面对着美味,她的胃口似乎不好,蹙眉低,满腹心事。

“吐蕃的王太妃,大唐将士远道而来,听说王太妃善舞,怎么说我们也是远到的客人,就请王太妃为我们舞一出,绿腰、胡旋,还是吐蕃舞蹈?”伏波王忽然起了兴致,下令道。

金城公主缓缓起身,走到大帐中间,敛衽为礼道:“李奴奴幼时便远嫁吐蕃,绿腰,胡旋学得不精。但朝夕思念故国亲人,也常习之,愿为伏波王献一曲绿腰。”

“你是吐蕃王太妃,还是跳吐蕃舞符合你的身份。”李岩的话语尖酸,嘲讽道。

金城公主见伏波王李店话语不善,明白自己再说也是白搭,右脚向后撤了一步,膝盖微微颤动,手臂自然前后舞动起来,随行的几名吐蕃族侍女也配合地甩着手臂,用脚掌打着节奏,这吐蕃舞原本就是从骑马、放牧等生活中演变而来,是吐蕃牧民生活的一部分。跟吃饭睡觉一样,信手指来。她很喜欢这种舞蹈。经常围着篝火兴高采烈地跳着。可是在伏波王面前跳起来,心里却是一片苦涩。

生于帝王之家,背井离乡,远辞亲人,饱经凄苦,命运坎柯多讲。虽为大唐公主,富贵如烟迷幻,却是一个柔弱女子,内心苦涩其情哀哀。有谁能知?

她内心伤悲,两只素手儿反抵在纤腰间,一前一后摆动肩头,慢慢下了腰,这奔放的舞姿给她烙上了吐蕃族的印记,中军大帐中没有热烈地喝彩声,征服者高傲的目光让她难受,多年前,她是多么不愿意离开亲人,现在大唐的伏波王来了。却视她为陌路,这是大唐的金城公主应该承受的吗?

“好,舞得不错,今儿赏食。给她两碗鱼肉粥,全都得用了。”伏波王站起来,挥了挥手,醉意踉跄地走向寝帐。

我还是大唐的公主,吐蕃的王太妃,你就赏我两碗鱼肉粥?金城公主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瞧着他走向寝帐。

伏波王,我还想求你出兵去救儿子。金城公主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儿因为刚才剧烈的运动,泛起了红晕,看他走进中军大帐相连的寝帐,跟了上去,金城公主却又在帐前停住了脚步。

我该不该追进去?伏波王这会儿可是醉酒,要是他乱来”刚才他看我跳舞的眼神就有些不对劲 ,此刻,金城公主的心儿如小兔慌慌。

220。真假小赞普下

令城公主在寝帐门口犹豫着。 难不成我还追进寝帐,按辈份算,我还是伏波王的姑姑。她却不知。伏波王对公主姑姑是情有独钟。

伏波王李岩走了几步,转过身来。对寝帐外的金城公主道:“吐蕃的王太妃纤腰欲折,舞姿倾城倾国,明儿晚上继续跳舞,跳得好,还有肉粥赏。”

金城公主一听,气得胸口起伏不定,一其血差点没喷出来,重重的一跺脚,再怎么说,我也是大唐的公主,竟遭你这般戏弄,说什么明儿晚上也不跳了。金城公主觉得百般委屈,不禁想起以前中宗皇帝的宠爱,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父亲啊,你可知你的女儿在受人欺负吗?

又想起吐蕃小赞普,自己的儿子还在别人的手中,能不向这个嚣张跋扈的伏波王低头吗?她擦了擦眼角的泪,只能委曲求全,无论怎样,她一定要求他帮自己要回儿子。

我的儿子这会儿在哪里?

沿着地势平坦的拉萨河谷冲积平原。吐蕃迁都的队伍走了将近一月,还没到雅砻河谷。

距离不过四五百里,迁都的队伍楞没走完这段路程,大唐军就像狼群般追着这群吐蕃牦牛,昼夜骚扰,趁他们不注意,就拖走几只小牦牛,一直尾随继续跟着。

纳朗大论不是没想过设伏断后,可大唐军的噢觉太灵敏了,自己的部族军和忠于自己的禁卫军吃了好几次亏,实力大损,现在不得不仰仗女婿霞扎丹吉。

霞扎丹吉的主意就是走走停停。次缓而进,一天走十里就安营扎塞。纳朗大论嫌行进的度太慢,想甩开大队,先帝王太后和小赞普进入雅砻河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