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越来越多的大食军步卒从营寨涌了出来,在前面竖起如重墙般的坚盾,长矛从盾牌的缝隙间伸了出来。有一部分伸向天空,密密麻麻跟冬天的树林似的,那是准备拨开天上淋下来的箭矢,长矛手后面就是弓箭手,张弓搭箭,准备阻击唐军的骑兵

暮色中,绕过方阵营塞的穆斯林骑兵裹着头巾,如青黑色的剪影。呼啸而过。

呼罗珊总督穆斯棱脸色凝重得跟幕色一样,心中不停地祈求真主,只要抗得住唐军的第一次扑阵,大食军稳住阵脚,双方不会生夜战,等到明天再列阵屏杀。

逃回来的穆斯林骑兵突然分出一部。朝大食步卒方阵的侧后方冲来。

齐雅德见状大呼:“这帮胆小鬼,绕寨,绕塞 ”

他身边连一个亲卫也没有,既没有令旗,也没有号角,声音淹没在轰天的马蹄声中。

齐雅德追敌中伏,心神激荡。一时粗心,没现随他逃回来的穆斯林骑兵,有两千多骑臂扎白巾。

扮作穆斯林千夫长的高仙虎狠劲的踢了马腹一脚,度快得过飞鸟,朝来不及变阵的大食步卒撞去,几名大食弓箭手被撞得飞了起来,锋利的大食弯刀横置马颈一侧,毫无阻碍地从长矛手背后滑过,脑袋和胳臂如大食步阵中纷落,砸在铠甲头盔上,出噼噼啪啪的声响。

长矛手,弓箭手被驱杀得四散而逃,前排的盾牌手将长盾一丢,争先恐后逃命去了。

唐军像如潮的暮色一般扑来,先用弩箭开路,羽林骑,狼牙骑冲进营塞,暮色里鲜血也变得暗红。只有温热的液体溅在脸上,带着一股令人欲呕的血腥味儿。

变生肘腋,呼罗珊总督穆斯棱哪里能够压住阵脚?在几百亲卫的保护下,朝康国都城撒马尔罕逃去。

追击杀敌,伏波王李岩倒不会去干这种活儿,唐军连步卒都配有战马。还怕追不上逃敌?何况,前面还有水流缓缓的锡尔河,挡住逃敌,要是往东逃窜,那边还有源于拔汉那盆地四周雪山的好几条支流。

周围是狼牙亲卫们举着的火把,伏波王李岩骑着龙种聪驹,缓驰在锡尔河畔,夜凉似水,河畔吹过来的秋风凉爽舒适,他的思绪纷飞。

这场东西两大帝国的巅峰决战。是以大唐军在锡尔河畔的大胜告终。还是刚刚拉开了帷幕?

大食呼罗珊地区能筹集的兵马只有十万,我率大军转战两河流域。前前后后恐怕消灭了**万人,现在,要替波斯复国也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也没有担罗斯之战的遗憾。伏波王李岩感叹道,三万唐军与十几万大食军激战五天,葛逻禄游骑见事不妙突然叛变,隔开唐军步卒与越骑的联系,唐军阵脚顿时大乱。大食联军趁机出动穆斯林骑兵突击唐军阵营,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击下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溃败。

高仙芝所率的两万安西精锐几乎全军覆没,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余人得以身还。

大食则在这场战役中俘获懂得造纸术的工匠,从此造纸术由此传入西方。

大唐退出了西域,退到了葱岭以东,大食在这一地区加快了穆斯材化的进程,极端的宗教政策,重赋苛税,穷兵默武,引起了两河流域此起彼伏的反抗,呼罗珊地区的非阿拉伯穆斯林也揭竿而起,推翻了白衣大食,而大唐正忙于平定安史之乱。

我来了,我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吐火罗地区,两河流域,锡尔河流域。拔汗那地区”大唐西域属国的子民,再也不会作为大食的奴隶被转卖,再也不会因为信仰佛教而缴纳沉重的赋税,改信伊斯兰教可免纳贡税,在这块土地,信仰是自由的。道教,佛教,袄教,甚至伊斯兰教都是可以的,只要他们不影响大唐对西域的统治。

大食名马,就是后世名闻遐迩的阿拉伯马,将会在大唐繁衍种群。

伏波王李岩沉声下令,“传令,大食及其附庸军,降者不杀 开辟葱岭的道路,改建军堡,册讨造林需要大量的奴隶尤其是锻造弯刀的,匠。都要好旧护。”

身边的亲卫得令,四散开去。呼啸传令。

策马进了大食军搭建好的营地。李岩正想舒舒服服在呼罗珊总督华丽的寝帐中睡个好觉,游击将军冷锋寒进了寝帐,挥退左右,低声禀道:“葛逻禄部的谋落列狐刚刚断气,踏实犬养伤重难治,不养个一年半载不会好。”

“苏禄可汗呢?”李岩关切问道。

“浑身是伤,也得养上两三月。”冷锋寒答得比较清楚,因为他刚才亲自去验看了几位的伤势。

伏波王李岩在寝帐中走了几步。转身过来,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