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1/4页)

青藏节度使王忠嗣骑在一匹高大雄健的青海驰上,在工群亲卫的护卫下,站在城东一处缓坡上,用千里镜观察着塔克西拉坚固高大的城墙和城下的军营。

塔克西拉城城墙东面和北面。大食军营帐相连,旌旗蔽日,规模和气势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城墙上。箭垛附近,穆斯林排的密密麻麻,手上除了弓箭短矛,竟然还配备了连弩。

难怪白衣大食装孙子,年年给大唐缴纳岁币买平安,原来掌握了连弩的制造方法,开始配备大食军队。

这场仗不好打,大食军依托于坚城之下,进可攻,退可守,大唐军万一战事不顺,连个退路都没有,何况七万青藏军中,多是吐蕃人,王忠辖反复盘算利害得失,向身边的将领问计:“你们怎么看?”

青藏讨击使田承嗣拱手道:“大食军自恃有了连弩,妄想与我大唐军大战,殊不知,我军的连弩已改进成了钢弩,射程较他们多了多了五十步,况且我们的连弩车威力更大。再与对重式的投石车配合,破敌就在今夜。”

大唐军还有一样秘密武器,田承嗣未说,将在东西两大帝国第二次的决战中,闪亮登场。让世人震惊。

知道田承嗣说的什么。王忠嗣豪气顿生,扬鞭前指:“今夜大战就开始,先以疲敌战术,让大食军睡不的好觉,不得安宁。”

夜色如潮,吞没了军营,田野,村庄,塔克西拉城和波光粼粼的印度河。

印度河流域的晚秋,天气还比较暖和,青藏野战军校尉汤隆缓缓驱马靠近大食军大营,马裹了蹄。人衔了枚。

大食军大营,灯火一片。仿佛天上的星辰落到了塔克西拉城,

“咻!”三百支弩一字排开,同时平射,一轮箭雨向寨墙,箭楼上的大食军射去。

伴着声声惨叫和骚乱,大食军守卫寨墙的百夫长恐慌尖利的声音划破了夜空:“唐军来袭!”

这几年印度河流域大的战事没有,但边境上骚扰抢掠年年都有,唐军只针对富裕的阿拉伯穆斯林抢。解救非阿拉伯穆斯林贫民到印度河上游筑城建堡,种植背蕾。一两年后,招募过上幸福日子的非阿拉伯穆斯林潜入印度河流域,私下宣传唐军的政策。

大唐军挥军横扫印度河流域。走到哪儿都有非阿拉伯穆斯林贫民通风报信,起义呼应,一路势如破竹。骤遇唐军夜袭,大食军怎么不胆寒?

290。大卧底

三食军夭营号角齐鸣。网刚睡下的穆斯林骑兵被军官们蚀荆谋来,披甲带刀。

大食军中军大帐,年迈的信德总督穆罕默德听着报上来的军情。既有大战来临前的兴奋,也有些怀疑,在夜里敌我不辨,几十万人混战在一起,难道唐军要夜战?

别看唐军声势吓人,大食军各处营塞都被偷袭,唐军用连弩占了些便宜,但大食军的连弩也不是吃素的。

唐军只是骚扰疲敌,信德总督穆罕默德眼睛里闪烁着狐狸般的狡猾:“寥墙上加强守卫,任唐军去折腾。传令各营,脱甲好好睡一觉。准备明天的大战。”

大食军大营外。

指挥这场疲敌扰敌的是青藏野战军右军军使刘康,他用千里镜望着渐渐安静下来的大食大营,嘴角浮出微笑:“将连弩车拖上来,备好火弈。传令下去,准备冲营。”

十辆连弩车被拉到了校尉汤隆所处的前沿阵地,一声令下,连弩车强劲的箭矢撕裂开空气,呼啸着飞向塞墙。

一个大食百夫长听见身边的士兵惨叫。举起木盾,高声呼道:“举盾还击!”

“咚!”手上的木盾仿佛被铁矛扎中一般,破裂开来,百夫长被震的手臂酸麻,盾牌一落,前胸中了一枝弩箭,强劲的惯力一冲,跌落在塞墙下。

“调整角度,换火箭,配合骑军冲营。”连弩校尉大声喝令。

睡下不到半个时辰的信德总督耸罕默德又被手下叫了起来:“总督大人,唐军用火箭点燃了营帐,还顺势冲进了大营。”

眼下北风正起,天干物燥,穆罕默德睡意全无,大声喝道:“那还愣嗦什么,全军赶快起来,救火备战!”

穆罕默德率亲卫到了察墙附近,登上箭楼瞻望,大营外黑沉沉的一片。瞧不清楚虚实。

身旁的千夫长手捧一支连弩车出的弩矢,禀道:“刚才先是几轮这样强劲的弩矢,然后是火箭齐射。骑军冲营。卑职也未解甲,一直守在这儿,扑灭营帐着的火,率军将唐军赶了出去。”

穆罕默德借着火光,仔细瞧着这枝箭矢,比连弩的箭矢长两倍,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