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臻琳愣了很久,才问了段氏:“为什么是从京城里出嫁?”

段氏满眼笑意。拉着臻琳的手,道:“明年就是三年期满,都要回京述职,我听你父亲说,有风声说程老爷会留在京城,程家已经托了他相看京中的宅地了。便是到时候还是外放,那宅子就给你们准备着。你从京里嫁,不是正好吗?”

臻琳红着脸许久没说话。

到底是嫁嫡长女,段氏格外挂在心上。与马老太太商议了,在秋天的时候就带着臻琳姐弟进京去,也好把臻德亲自送到裴大老爷身边去管教。

马老太太也是这么想的,又觉得姐妹多一些送嫁,于臻琳而言也是体面。除了段氏身边的几个孩子,还让臻琪也跟着去。

臻琪听了就高兴,曹氏想着在京里的话,北边战事如何能最早晓得,说服了五老爷,咬咬牙也和马老太太提了,要一道进京去。

臻琳来问臻璇,她们姐妹感情最好,她想着要臻璇送一送自己。

臻璇想着李老太太、季氏和臻衡,不敢答应。

李老太太是另一个想法,女孩子家的,多长些见识总归没有坏处,她年幼时也是跟着父亲在任上走过的,去过好多地方,而臻璇从小就养在深闺里,眼界不够,将来是要吃亏的。

李老太太让秦嬷嬷去了一趟庆荣堂,与马老太太说了让段氏带着臻璇去。

这么一来,臻璇一去起码半年,能教导的时间就少了,只能抓紧着这些日子,能教多少是多少了。

家里一下子变得忙碌了起来,段氏怕到了京城再打家具会来不及,便在甬州请了当初给臻珂打过家具的师傅,加班加点地赶工,又去打了几套头面,能准备的先准备起来,余下的到了京城再说。

李老太太想着臻璇要出远门,身边伺候的人手就愈发不够了。

桃绫虽然稳妥,可一样没怎么出过门,挽墨年纪小,不堪重任。

剩下一个挽琴,李老太太看着她姣好的模样,心里总归放心不下。

在这个时候给臻璇挑的丫鬟,将来少不得要跟着嫁过去,挽琴做事太妥当了,反而让她不心安。

看了低头做事的挽琴一眼,李老太太叹了一口气,道:“去请小姐过来,我有话同她说。”

挽琴应了一声,来请臻璇。

等臻璇进了李老太太的屋子,挽琴上了茶之后,李老太太就挥了挥手:“出去伺候吧。”

挽琴一怔,眼底迟疑一闪而过,没有多说什么,福了一福出去了。

李老太太开门见山,问道:“你去京城不能只带挽琴和挽墨,我放心不下。我想着也是时候给你添几个人手了,咱们家的规矩,小姐身边四个一等,四个二等,这还没算上三等和使唤的婆子呢。我原本念着这里事情也少,人多了反而闹腾,可你一天天大了,总不能等你要出阁了再来选丫鬟吧?那时候心急慌忙的,哪里能看个仔细。所以祖母就想,干脆趁着这个机会,再买几个。你带几个去京城,剩下的留在这儿让秦嬷嬷管教,将来也好用上。”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挽琴

臻璇听了这话,心中一动。

刚刚重生之后的日子里,她也动过添人手的心思,可这要李老太太做主,又念着五房日子不比其他几房宽裕,事情也不多,就搁下来了。

等到了现在,越发淡了这个主意了。

这回李老太太提起来,臻璇不由看了祖母一眼,见她老人家面上虽然淡淡的,可眼底的慈爱和关心还是透了出来,忍不住就轻笑出声:“就怕人多了,吵着祖母。”

李老太太摆了摆手,暖声道:“这都是你们姐弟体贴我,这才没有加人手,反倒是让你们两个过得紧巴巴的。如今是不得不添了,一开始总归有些不习惯,等调教好了,能有多吵。”

臻璇点了头,李老太太做了决定,她也没什么好多推辞的。

李老太太说得道理她都懂,也是赞同,无论将来嫁去哪里,总要是自己贴身的丫鬟在身边才安心。

李老太太端着茶盏抿了一口,抬眼往外间看了一眼,晓得挽琴定是候在外头做针线的,她也没特地压住声音,反倒是抬高了一些:“桃绫打小服侍你,我最放心不过,挽墨这些年精进了不少,有桃绫指点着,不会出什么错。我就想着挽琴的事,挽琴虽是你大嫂赏给你的丫鬟,可一直都在我身边伺候着,这一回你身边添人,我琢磨着她要怎么办。”

臻璇一怔,亦扭头往外间看了看,以李老太太刚才的声音,挽琴大约是听见了的。李老太太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