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马车不比床榻,即便是小眠片刻,依旧是脖子酸胀。

臻璇抬手按了按。听见外头问安的声音。唤的是姑奶奶、姑爷。她微微一怔,掀了车帘子一角去看,竟是到了裴府侧门。

臻璇愕然望向夏颐卿。

“既然乏了就先歇歇,回府路远。还是裴家近些,我还有旁的事,晚一些再来接你。”夏颐卿说完,臻璇下车换了青帷小车,瞧见夏家马车驶远了,才一路往庆安堂去。

秦嬷嬷得了信,带了萝函候在门口,臻璇去与李老太太和季氏磕头,两人见臻璇独自回来有些吃惊。直到听了她的来意,晓得是由夏颐卿一路送了过来之后,季氏才笑着拉着她坐下,细细问了些婚后生活。

臻璇只说样样都好,季氏不放心还要问。被李老太太打住了。

“若是不好,颐卿会让她回来探望?你且宽心。”

季氏闻言亦掩着帕子笑了:“确是如此。”

季氏还有一肚子话想说,只是不好耽搁臻璇给别的长辈请安,拉着手儿看了又看,叫桃绫与挽琴好生跟着,一道去别处行礼。

臻璇从李老太太屋里出来,往从前的闺房望了一眼。

房门闭着,门前回廊上摆着几盆花卉,一切都与从前无二,仿若下一刻那门就会从里头打开,笑得开心地桃绫快步出来。

院中传来少女声音,臻璇转头去看,是兰安与萝函凑在一起说话,不晓得说到了什么趣事,嬉笑起来。

梨合正巧过来,皱了皱眉头,低声训道:“姑奶奶回来了,你们不去前头伺候也就罢了,怎么还在这边说笑,躲懒不成?”

萝函也不怕梨合,笑得憨厚,福身道:“梨合姐姐,老太太屋里头有菀娘和习书在呢,我们凑过去反倒是显得挤得慌了。”

李老太太不喜跟前伺候的人多,平时只留菀娘一人。

梨合无奈摇头,指着院中落叶,道:“里头用不上你们,这院子也是要扫的。”

兰安不敢回嘴,应了一声去了。

梨合又与萝函道:“太太前日里刚问了今冬的暖炉罩子,你的活计做好了没有?”

萝函吐吐舌头,拉着梨合的手道:“姐姐放心,我不敢耽搁的。”

梨合晓得她孩童心态,本要再叮嘱几句,抬眼瞧见臻璇,她赶紧福身问安。

梨合这几年替秦嬷嬷管着庆安堂里的小丫鬟,如今俨然已隐隐有了大丫鬟的气派,李老太太见她说话做事还稳妥,叫她去了臻衡屋里掌管大小事。

当日臻璇选大丫鬟时,梨合叫杏绫占在了前头,梨合的娘骂了梨合几句不争气,现今成了臻衡屋里的一等,即便比不上打小在臻衡身边伺候的,也是庆安堂里的体面丫鬟,梨合的娘总算松了口气。

臻璇上前问了些臻衡平日起居,功课如何,梨合一一答了。又说起臻衡的身体,别的都很好,只是经不起辛劳苦读,若是熬得晚一些,第二日就有些头胀。

臻璇暗暗叹气,晓得是小时候摔倒那次留下来的毛病,贺老先生瞧过,说是只要休息好了就无大碍,想要根治却不容易。李老太太和季氏心疼,不许臻衡挑灯夜读,偏生臻衡是个爱书的,做起学问来就忘了时辰。眼瞧着来年就要乡试,臻衡自是越发抓紧了。

“你伺候弟弟起居,就盯着他,不能叫他任性。我也说过他几次,嘴上应得好好的,回头又忘。做学问要靠身体的,你与卢妈妈都要顾着他一些。弟弟要是不听你们的,你就去寻祖母、母亲。”

梨合连声应了。

从庆安堂里出来后,臻璇并没有着急去庆荣堂,而是直接去了庆福堂。

家庙已经修好,金身的观音像从天宁寺中请了回来,端坐在堂上,佛像四周挂着金银彩绣的佛蟠佛帐,一针一线都是臻琳的手艺,便是锦缎蒲团也是臻琳亲手做的。

佛堂中点了檀香,还未走近就听见低低的诵经声,叫人不自禁就放缓了步子,就怕惊扰了这一室安宁。

是刘氏在诵经,手中佛珠轻轻拨动,臻琳跪在一旁陪着。

臻璇进去跪下,恭恭敬敬磕了头,只是不敢打搅刘氏,与臻琳一道退了出来。

两人走远了些,臻琳才握着臻璇的手,道:“怎么来了?”

“随二爷出门,正巧从这边过,二爷又有些事,许我回来请安。”臻璇简单说完,扭头去看佛殿,刘氏的影子拉得很长,伴着低声念诵的经文,越发显得安逸超然,“三伯母可还好?”

“自从请了菩萨回来,三叔母也不天天留在屋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