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但凡是做长辈的,都希望小辈知礼懂事,臻璇空暇时就爱看书、绣花,都是不会叫长辈不满的爱好,便照实答了。

“恩。”老祖宗只应了一声表明她听见了,又是一阵沉默过后,她睁开眼看了臻璇一眼,脸上褶子皱在一块,目无表情,在这幽暗的房间里略显狰狞,与之前和蔼的模样相比,竟然像是换了一个人,“我记得上一回,曾说起过你也爱听经?过几日来,与我念念经,我眼神不行了,看不清楚经文了。”

臻璇忙应了。

她看得出来,老祖宗今日的心情很是不好,似是心中烦闷无处发泄一般,强压着控制着,要是在这时再惹了她的厌烦,少不得劈头盖脑挨一顿训骂。

臻璇隐隐听见外头湘翮的声音,细细琢磨了她说的那一番话,也能明白她的用意。

早上何老太太不知何事恼了老祖宗,老祖宗翻旧账翻出了夏雅辞,气汹汹赶了人出来,尤不解气,下午又让湘翮去屏翠园训诫。

主子们最多挨骂思过,奴仆不一样,气急了打了卖了,都不算过分。湘翮回来正好遇见她们,不想她们无头无脑地一个不好又触了老祖宗霉头,到那时倒霉的还是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丫鬟们。

郑老太太怕臻璇不晓得老祖宗并不喜欢夏雅辞,才会出言提醒臻璇千万莫提起来。

只是,何老太太到底提了什么事,能叫老祖宗一路把账册翻到了夏雅辞那里?

臻璇猜不出。

郑老太太在说着养神的方子。

臻璇想到李老太太夜里偶尔也睡不安稳,也用心听了。

郑老太太所熟知的自然是宫中的养身秘方,从日常用的香料、茶点、汤水到膳食,都要注意些。

听到后头,老祖宗摇了摇头,叹气道:“你说的都在理。只是,你如今也是耳顺之年,也应该晓得,最最紧要的是要养性。我要是能少操一点心,自然也少了病痛。”

正文 228章 旧账(二)

郑老太太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劝道:“老祖宗,五代同堂,别说是在甬州,放眼整个朝廷,能有几个有您这福分。您应该放宽心,逗逗孩子,颐养天年。说起来城外的温泉庄子不错,颐卿修好之后,您也曾去过一回,眼瞅着天凉了,叫湖卿、毓卿陪您去住上几日,您看如何?”

老祖宗听了,面色舒缓不少,点头道:“听起来不错。再过些时日吧,等天再冷一些,我带着几个丫头去玩玩。”

老祖宗情绪好些了,身边伺候的人也松了一口气。

怡翮感激地看了郑老太太一眼,别人都说老祖宗不喜欢郑老太太这个身份出众的儿媳妇,可她却看不出有什么不满意,起码今天是何老太太惹得老祖宗发了脾气,而郑老太太叫老祖宗舒坦不少。

老祖宗端起茶盏喝了口,热茶下肚,少了烦闷,添了舒畅,她看向臻璇,问道:“颐卿媳妇,这些日子看什么书呢?”

“在读《易经》,听说天一院的‘天一’二字从中而来,就看了。”臻璇答道。

“我记得我初读《易经》时,一炷香的工夫就要放下,读了许久才瞧出些皮毛。”老祖宗似是想起了往事,思索片刻后,又问,“你读起来觉得如何?”

臻璇答得恭敬:“确实晦涩,许多地方不明白,问了二爷之后才能懂一二。”

老祖宗哈哈笑了:“颐卿打小爱看这些‘杂书’,老祖宗爷书房里的书,有一大半叫他搬了去,现在还有一些收在库房里呢。等天气好了,你来帮我晒一晒,这帮丫鬟识的字不多,别叫她们糟蹋了。”

等臻璇应下,老祖宗又问了夏颐卿这几日起居,待臻璇一一答了,她满意地点了点头。确如郑老太太讲的。她如今是想逗逗孩子,颐养天年,从臻璇的言语之中瞧出他们夫妻和睦,估摸着一年半载的就会有好消息,她自是放心不少。

又陪着老祖宗说了会儿话,外头来报郑氏与夏湖卿来了,臻璇瞥见郑老太太对她示意,便起身向老祖宗告了罪,迎了出去。

郑氏踩着脚凳下来,臻璇上去扶了。待夏湖卿也下了车。低声说了老祖宗的情绪。郑氏正了神色,又关照了夏湖卿几句,便准备进了长生居。

此时,二房的小车也到了。

郑老太太可以不理何老太太。郑氏却不能失了礼数,领着夏湖卿站在一旁,候着何老太太,臻璇见此,也上前站到了婆母身边。

何老太太戴了姜黄色抹额,正中白玉宝珠添了贵气,领口戴了镂空嵌绿松石金质领扣,她紧紧抿着唇,神情严肃。光从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