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贺妈妈有些着急,拉着挽琴的手求着些什么。挽琴皱着眉头,面色不悦。听见脚步声,两人才瞧见了臻璇。

挽琴神色如常,福身请安。贺妈妈一脸紧张,低着头不敢看人。

臻璇见此,也不多问,先回了屋子。

到了夜里,趁着夏颐卿梳洗的工夫,挽琴进来铺床,压着声与臻璇说了下午的事。

书房后头有一个角门,角门外头便是直接通往外院的甬道,这扇门平日里都是关着的,只夏颐卿赶时间时出入,或是昼锦和云在有事要传话时才打开。钥匙有两把,一把在执棋那儿,一把由管门的婆子收着。

挽琴经过时瞥见那角门开了,再一瞧,角门外头一个小厮模样的人探头探脑要往里头看,贺妈妈拦在门里,却也只是拦着,没有把门关上。

挽琴恼了,要叫院子里的婆子们把那无理小厮给扭了处置。

婆子们还没来,贺妈妈先过来拦了挽琴,又喝了那个盯着挽琴看的小厮几句,那小厮才一溜烟跑了。

管门婆子这时才回来,见挽琴沉着脸,贺妈妈急得团团转,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哎呦我说贺妈妈,你家那个死小子又来了?我早说这么不行!”

挽琴追问,贺妈妈起先并不愿意说,管门婆子一把将门锁上,也不管贺妈妈不住拉她,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正文 235章 祝寿(一)

贺妈妈的儿子贺二在前院里当差,爱赌,每回输个精光就来问贺妈妈要钱,贺妈妈对儿子有求必应,回回都叫管门婆子把钱袋子从墙上扔出去。今日云在替夏颐卿跑腿从书房里取东西,管门婆子就开了门,不想突然肚痛难忍,便叫与她说话的贺妈妈帮忙锁门,她自己先去了茅房。哪里想到这一去就去出事情来了。

其余的,贺妈妈不说,挽琴也猜得出来。

贺妈妈正要锁门,贺二来要钱,拿了钱还不走,往院子里东瞧西瞧的,正好叫挽琴给遇上了。

贺妈妈晓得这事坏了规矩,从前扔钱袋子出去还不打紧,今天是开了门叫贺二窥见了院子里。她手上的钱本就拮据了,若叫臻璇知道了被赶出院子,可如何是好!这才求挽琴莫要告状。

而就在苦求之时,臻璇正巧就回来了。

挽琴把事情说完便不再多嘴了。

臻璇点点头,道:“你做事我是放心的,这件事你处理吧。”

挽琴应了,第二日与臻璇回话,管门婆子罚了一个月份例,贺妈妈那儿罚了三个月,叫她好自为之,贺妈妈知道这已经是手下留情了,千恩万谢。至于贺二,交给云在和昼锦,自会惩治。

臻璇颔首表示知道了。

贺妈妈与芸茵不同,她是府里的老妈妈,管着天一院里的药方子,可见在郑氏面前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这件事是贺妈妈做错了,可如果臻璇一点颜面不给,把事做绝了,却是有碍名声的。

新媳妇上位,有锋芒,亦要有避让,刚柔并济,既能压得住下人,又不至于太招了婆母的眼。

就好像高妈妈和陈妈妈,这段日子她们多在各房各院里与别的丫鬟婆子打交道。一来是知晓一些夏家的事情,二来是累积一些人脉,这是初来乍到的臻璇所需要的。

这种事情必须把握好分寸,若是做得过了,叫郑老太太与郑氏感受到了威胁,会引来反感;可若是不做,混混沌沌的,在长辈眼中就不是一个将来能掌事的料子。

高妈妈在裴家大宅里摸爬滚打多年,很有经验;陈妈妈虽然守着祖坟,但到底是从前跟着六老太爷进过京见过世面的。两位妈妈与人相处很有一套。分寸拿捏得很是叫臻璇放心。

话说回来。也不需要两位妈妈怎么去巴结别人,长房奶奶陪房的身份,就叫家中奴仆都愿意来示个好,大家和和气气的。

因此。挽琴对贺妈妈这么处理,既能小施惩戒,又不至于扫了郑氏的脸面叫她不高兴。

云在与昼锦要罚了贺二,这事定然瞒不过夏颐卿。

要是贺妈妈下次再犯错,郑氏跟前臻璇也能有一个交代。

转眼便是马老太太生辰。

郑氏早早备好了礼物,郑老太太又添了些药材,亦准备了李老太太的份,叫下人搬上马车,臻璇与夏颐卿一道回去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