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目送着他们远行,生活又回到了之前一般。

成亲一个月后,挽琴又入了天一院里伺候,臻璇喜欢热闹,有时便让挽琴把程语姝带来,与曦姐儿一道玩耍。

程语姝是个好性子,很是乖巧,得空时就跟在挽琴身边,或者搬把小杌子坐在廊下,小手捏着绣花针练女红。

臻璇见了,和郑老太太商量着该让曦姐儿学着认字了。

郑老太太把这事记在了心上,想着凝姐儿、歆姐儿、巧姐儿年纪也差不多,等过些日子不如一块请了女师傅。歆姐儿特殊些,不过听不见不影响绣花画画,也全当给孩子找个乐子。

四月里,正式出了孝期。

只是老太爷、老太太们喜欢素净些,倒是和之前没什么差别。

郑氏费了番心思请了个女师傅,还未开堂授课,屏翠园里来了消息,歆姐儿病了。

歆姐儿这病来得突然,好端端地起了热,查大夫去看了两回,一开始还以为是换季时不小心受了寒,过几日再看,瞧出些不对劲来,再细细诊断,才发现歆姐儿是出痘了。

几个孩子平日里常常一道玩耍,一听这消息,各个都唬了一跳。

亏得运道好,除了歆姐儿,哪个都没有染上。

歆姐儿院子里,挑了一众出过痘的丫鬟伺候。夏奂卿小时候没有出过痘,但她担心女儿,哪里肯离开半步。歆姐儿听不见,因此也学不会说话,难受时只会嘤嘤哭泣,高妈妈去瞧了一回,心疼得不得了。

何老太太原本就气恼刘家人,这回更是压不住火气:“我们夏家那么多孩子,会出痘的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就他们刘家,全身上下都是毛病!听不见已经是害了姐儿一生了,还出痘!这要是留下些疙瘩疤痕,以后还怎么见人?全是他们家惹过来的毛病!”

歆姐儿在屋里养了两个月,确定是好透了才出来见人。

夏奂卿本就纤瘦,此时更是瘦了一整圈。眼看着起了秋风,郑老太太请了个从前在宫里伺候过的女官,替几个孩子调理身子。

原本是耐心等过年的。谁知凝姐儿突然染了风寒。

沈妈妈到底年纪大了,体力不支,躺了半个月。凝姐儿的病全靠黄姨娘伺候着。

自从杨氏没了,黄姨娘也不喜欢在夏黎卿跟前转悠。满心都只有两个小主子,贴身衣服全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见凝姐儿病得厉害,黄姨娘不肯假于人手,事事亲力亲为,衣不解带照顾着。

等沈妈妈下了床,黄姨娘已经撑不住了。

偏偏这一年的秋冬交替特别反复,一会热如夏日。一会冷似寒冬,黄姨娘身子本就算不得好,经不住如此,刚过了腊八就没了。

臻璇听了噩耗愣了许久,她还记得那年在采芙院里见到黄姨娘,她就是这么个亲力亲为的性子,明明有很多丫鬟婆子,杨氏屋里的事情还是她这个做了姨娘的尽心操持着,而等杨氏去后,为了响哥儿和凝姐儿的将来哭着求到了天一院里的黄姨娘的模样。也依旧清晰如昨日。

年节里自然是不用开课的。

曦姐儿岁数到底小了,静不住,认一个时辰的字就再也静不下来了。臻璇也不逼她。陪着她耍玩。

上元节时,家中挂了彩灯,前几年因着老祖宗孝期,家中不挂这些,今年开了禁,孩子又多,夏景卿亲自去采买了些好看的,挂了起来。

便是还未到亮灯时,各式各样造型的花灯还是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臻璇陪着郑老太太说话。昀哥儿歇了午觉,奶娘带着曦姐儿去看灯。只等着夜里一家人坐下来用饭。

冬日里天暗得早,臻璇瞧了眼天色。笑着与郑老太太道:“快到点灯时候了,我先去瞧瞧曦姐儿。”

郑老太太笑着应了。

臻璇刚出了听风苑,就见步月快步过来,见了她,步月福身行礼。

“曦姐儿呢?”臻璇问道。

步月低声道:“在园子里,凝姐儿、歆姐儿都在一道。”

走到半途,遇见来接歆姐儿的夏奂卿,姑嫂两人一道走,等进了园子,就听见了曦姐儿的哭声。

臻璇心里一紧,赶忙过去,见曦姐儿被奶娘搂在怀里,歆姐儿一脸煞白站在一旁,而凝姐儿站在正中,白净的小脸阴郁。

单看这模样,臻璇估摸着是几个孩子争执了。

年纪相仿的孩子一道玩耍,偶有争吵都是正常的,他们又不记仇,这会儿哭得呼天抢地,下一秒又抱到一块玩去了,这种情况最忌讳的是做长辈的什么都不问就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