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2)记录自己的心情感受,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时间长了,能够交一些同样爱好的朋友。

(3)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平,指点江山,针砭时弊,时间长了,也能形成一批“博黑”或“博白”的争论粉丝团。

(4)充满一“博”成名的渴望,制造眼球,放大流量。不是走“标题党”路线,就是“露肉党”或者“内幕党”路线。时间长了,也是越八卦越有生命力。

以上是站在博主自身的角度看,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呢?写博有什么好处?

(1)赢取别人的了解和信任。KMC(中国知识管理中心)的田志刚曾经说过一句话,“坚持写博的都是好人”,这话看上去很傻、很天真,仔细想想却有道理,一个人装一两回不难,如果长期写博袒露心声,一直装,那个难度太大,坏人一般坚持不了。好人不用装,本色表达就行了。可能读者要抬杠了——为啥非要别人了解和信任呢?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萧秋水有一个面试高层次员工的秘诀,会向应聘者询问博客地址。如果应聘者有博客,而且博客文章又多是原创且专业性强的,那当然是要优先录用的。

(2)拓展人脉,开展协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文作者秋叶和萧秋水了。这俩人其实到书发行的这一天也没见过面,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深圳,通过社区、博客认识、了解、信任,合作写书。如果没有相互踩博客,想建立信任,可没这么容易合作。也别以为这是特例,秋叶、萧秋水认识的其他不少朋友往往都是先通过网络认识,有机会才见面的。萧秋水和畅享名博文永生,就是先通过畅享网认识,由于两人对知识管理、个人品牌有不少共同语言,所以萧秋水还特别邀请文永生到公司举办“个人品牌管理”的管理论坛。互联网,使得陌生人之间的跨地域合作成为可能,而合作的前提是信任。

如果你的直接目标就是出名或者赚钱,我们不得不郑重提醒:通过博客真的很难!

喜欢写博客的人应该是有点钱,有点闲,有点表现欲,有点兴趣。太有钱的人很少需要在博客上证明自己,太忙的人哪有闲时间写博客?天天忙着为生活打拼以保证温饱的人,哪有心情写博客?

郑重提醒:既没钱也没时间的人,肯定不能成为博主。

想在专业博客圈里建立声名,第一要能写,第二要连续写,第三要高质量地写,第四要积极回复评论。

发掘一下博客的另类用途:

蹭饭。这招萧秋水用得最多了。比如萧秋水鼓动同事老明和文然在畅享开立专业博客,并提供专业指导,二位专家博客新手上路之后几篇日志大受欢迎,心情大悦,当然都得请秋水吃饭了。某天深圳圣淘沙草根网群英会,秋水和太平洋门户网的老三相谈甚欢,老三从善如流,立刻决定着手准备在网站开通博客,当然了,这顿饭就由老三为长知识而买单。

恩爱秀。某次金蝶社区版主聚会,萧秋水才知道,原来金蝶社区的lz_xiaohe和香水百合是一家人,这才明白人家平常在博客上的互相回复原来是夫唱妇随。无独有偶,友商社区的fgkk_love也在空间里记述了和女友一起创业的故事,让人对小两口的携手拼搏和情深似海真是佩服。博客,带给我们无数感动。

宝宝成长记录。孩子永远都是自家的好,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完全、完全理解。东北汉子夸父追日探讨电子商务的文章写得严谨周密,而在提到儿子的时候,则是满腹柔情,而且,“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空间里向父母们推荐“巧虎乐智小天地”。秋叶博客最受欢迎的栏目也是“家有小女初长成”。

联络平台。“为了生活,人们四处漂泊,却在命运中交错……”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怎么可以容许这种情况发生呢?萧秋水用博客来和家人保持联络,萧秋水的姐姐、妹妹、宝们(萧秋水的三个外甥女,小名分别为大宝、二宝、三宝,统称宝们)、老同学都可以通过博客了解萧秋水的状况。

加深情感。我们往往会发现,具备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最容易成为朋友,而博客就是发现朋友的好平台。萧秋水读清华MBA研修班,班上四十多个同学,只有Mikexiao、萧秋水、蔡建写博客,当然这几个人就“香味相投”了。

……

为什么要写博?你找到自己的理由了吗?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博客平台的分类

对于刚接触博客的童鞋(同学的谐音)们,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应该就是如何选择一个博客平台。选择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