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 (第1/4页)

张良加鞭催马,纵前与天羽并驾齐驱,神态自若,侃侃而谈道:“自周平王动迁以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烽火战事不断,直到西秦统一六国平息了战乱,熟知暴秦无道,穷奢极欲,苛政猛于虎狼,致使天下民不聊生,纷纷起义,六百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彭城四面平原,富饶繁华,陆水四通八达,,但也容易受到包围,不是用武之国,如果得到诸侯支持很容易称王,如果诸侯要反,那也很容易亡国。”

淳于婉儿在天羽怀中挺直娇躯,如春睡的海棠般苏醒过来,嫣然一笑,接着道:“而关中左有淆谷及函谷关,右有陇中蜀川,沃野千里,南有生产丰富的巴蜀,北有可以畜牧作贸易胡人国境,三面均有阻挡,易守难攻,向东一面又可居高临下,东制诸侯。

“诸侯安定时,可以利用黄河及渭水运输便利,将天下财货、贡品供给京师;诸侯有变,关中户口也可很快集结百万雄兵顺河而下,又方便供应讨逆军粮秣,无疑是得到扼天下之喉的优势,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若夫君舍本求次,在天下刚稳之极选择彭城为都,一旦突起战事,必然四面受敌,实乃不智之举!”

第二十卷 龙争虎斗 第四章 章邯降楚

秦之兴起,无疑其内在战争机器的疯狂开动,外在百万铁军的征讨四方,打下前所未有的天下,然而短短十五年间,泱泱大秦,毁于一旦,真是应了其兴也勃,其败也勃。

城外秦楚大军厮杀过后,横尸遍野,血肉流满一地,秽臭逼人,秦川荒漠的苍鹰在天空飞旋,时不时地飞下来叼食尸肉,两军派来不少士兵不断收回己方死尸,然后焚烧埋葬,烟气氤氲结成如雾,腥臭气味传出十里之远。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不过如斯。

夜幕低垂,骊山脚下驻扎章邯所带的人马,上战场二十余万,此时只剩六七万人,死伤惨重,军营里外躺满了伤兵,痛苦声在黑夜中呻吟不绝。

营帐内章邯、陆渐离、秦剑英、蒙天化十几位将领闷坐着,章邯一言不发,正想着下一步该如何去走,如今秦朝廷已经无药可救,连二世陛下也被赵高害死,国将不国谈何忠君?谓叹道:“我与诸位将领忠肝义胆,一心效忠秦王,到了此刻却欲报国而无门,乱世之际,若不再为身谋划,必死不葬身之地;你等意下如何?”

陆渐离、蒙天化等中郎将先军锋将面面相觑,不敢妄自提议,均道:“我等唯将军马首是瞻,将军战,秦军则战,将军和,秦军则和!”

章邯微微点头道:“大秦灭亡罪魁祸首就是赵高,若没有他在朝野蒙惑二世,残害忠良,乱我朝纲,也不会造成如今义军反抗的局面,就是咱们早就看不过眼,何况是六国百姓,不起义就怪了。”

陆渐离试探道:“将军在阵前说要与楚军议和,不知是否当真?”

众人目光都注视着章邯,降楚就是叛秦,诛九族的大罪,谁也不敢轻言之。

章邯叹道:“不错,我正有此意,秦大限将至,吾等若还抵抗义军进咸阳便是愚忠,相当于助纣为虐成为赵高的爪牙,何况我们那么将领和朋友都被赵高害死,连陛下也被他杀害,这个仇不能不报,不如与楚军议和,助他们攻城,为咱们报仇,到时分封一片土地,仍然不失将相王侯!”

陆渐离奇怪道:“龙天羽此时声势如日中天,又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在天下百姓中口碑最盛,章将军为何选急选项羽,而不等待龙天羽到来。”

章邯脸色大变道:“我弟三弟章豨,死于龙天羽之手,二弟章平在彭城一战走失,至今生死未卜,此仇不共戴天,我若反投靠彭城义军,将来又有何脸面去面对黄泉之下的二老,何况当初巨鹿之战、彭城会战,六十万秦军都毁在龙天羽之手,吾等昔日战友死伤无数,岂能相投?”

秦剑英不解道:“那今日楚军也杀死我们不少人啊!”

章邯叹道:“这就叫两权相害取其轻也。”

秦剑英却疑虑道:“就怕项羽未必肯,要知道咱们将其叔父项梁及八万江东子弟全部奸杀,今日楚军便如此仇恨我等,若去投诚反会被害,请章将军三思而后行!”

章邯也担心起来,毕竟峣关一战绕西的楚军全被围歼,并击杀了项梁,项羽疾恶如仇,说不定会执意替叔父报仇,不肯议和就遭了。

陆渐离想了想,拱手道:“将军,此时楚军兵乏粮少,只剩四五万人,咸阳有重兵把守犹如铜墙铁壁,项羽想短日内攻克恐怕艰难,再说后方各路诸侯军长驱直入,很快就能抵达渭水南岸,项羽处境比咱们也好不到哪去,定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