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验过,硝石从哪来,硫磺矿如何发现开采?又是一个难题,何况需不需要其它混合物,他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些都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再者,他懂得高科技,甚至曾在地下实验室自己研制过手枪、做过炸弹,开发过机器人,但那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换句话说,有仪器、原料、零配件的支持,但两手空空回到古代,什么也没有,想做飞机大炮,机加工允许吗?冶炼水平允许吗?电子水平允许吗?……

龙天羽摇头苦笑,看来未来几十年内的战争仍是冷兵器占主导地位,唯一能加强的就是简单的兵器改良,特别是冶炼的工序以及冶炼铁水的熔点等问题,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以青铜为主要兵器材质,因为青铜的熔点低,所以战甲、剑戈等都是青铜器。

想当初蚩尤为何能纵横中原,炎黄二帝联合了太昊、少昊,以四部落之兵尚且与他打得难分难解,直至蚩尤寡不敌众战死,后世传说中还把他描述成三头六臂的怪物,深知封为南荒战神!其实是因为当时蚩尤部落已经掌握了冶炼青铜技术,使用青铜器做兵器,而炎黄部落还在使用木棒石器,彼此战斗力相差悬殊。

直到战国末期,以铁器逐渐代替青铜器,又是一个飞跃性进步,在冷兵器时代,双方将士肉搏厮杀,手中武器质量优劣很大程度决定了双方战斗力的强弱,比如一剑斩断了敌兵一群人的兵器,那还不如狼入羊群,肆意屠杀!

但是到了如今秦末楚汉之争时期,冶铁水平还十分低下,铁水的熔点在一千五百度左右,这个时期的人自然无法达到,所以冶炼出来的铁器实际上属于半生半熟的铁质,十分易脆,即便如此,这种铁剑也要比较好青铜剑强上许多,而且成本低,价格低廉。

龙天羽曾仔细思考过这些问题,最后把希望寄托在郭家身上,毕竟郭族祖代几辈人都是经营冶铁、兵器生意,自然在这方面深有研究,他想着找时间一定要与老岳郭敬商谈一番,想办法降低铁的熔点或提高熔炼温度。

散朝后,龙天羽召见夏侯婴在御书房议事,问起昨日行刺的刺客动向,夏侯婴恭敬答道:“刺客的动向已经查明,他们都是从西南蜀地方向潜入汉中的,据锦衣卫斥候跟踪发现,一名刺客联络人得知行刺失败后立即逃遁赶回蜀地,如果所料不错,应该是蜀王招揽的死士!”

“蜀王?”龙天羽喃喃自语。

“蜀地无冕之王,当初秦王统一巴蜀后,采用扶柔政策,没有过多干涉这片南夷之地,更不关心土著族的生死存亡,只要求每年上交足够的赋税,驻兵也不多,自天下义军反秦后,蜀王也开始蠢蠢欲动,吞噬了戍守成都的秦军人马,目前拥兵近十万,还有十多支土著族的狼兵做联盟,才敢向咱们汉军下手!”

“他为何派人行刺王妃呢?”

“汉王,其实刺客的目标是主公您!只是当时几位王妃乘坐你的龙驾驱车,刺客这才误中副车,至于蜀王为何急着出手,大概是担心咱们兵强马壮,不久会对蜀地用兵动武,故此先下手为强!”夏侯婴将收集来的情报经过分析解说给汉王。

龙天羽沉思点头,问道:“蜀王多大年纪,有几个子女?有什么厉害人物?”

夏侯婴回道:“蜀王有六十高龄,膝下有两个世子,一个小郡主,大世子性格刚烈,有勇有谋,听闻做事心狠手辣,杀伐果断,门下食客近千,掌兵五万人马,二世子生性淡薄,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实权相对薄弱,门客百多人,掌兵一万余人,小郡主大约十七八的年纪,素有蜀地第二美女的声誉,被蜀王捧若珍珠,疼爱挚宝!”

龙天羽失笑道:“蜀地第二美女,那第一是谁?”

()

夏侯婴愣了一下,见汉王神色不像说笑,这才答道:“自然是蜀凤凰卓凝君了,她与两位王妃并成当世三大才女,汉王不会不知道吧?”

第三十二卷 稳定后方 第七章 大漠少龙

龙天羽愣了半晌,旋即失笑道:“想不到是她,你若不提,本王倒是忘记了,这个卓凝君倒地是什么身份,在蜀地影响如何?有什么资本能与本王婉儿、月瑶王后王妃相媲美?”

夏侯婴显然把蜀地的情况了然于胸,微笑回道:“这个卓凝君是蜀地贵族卓渭的掌上明珠,卓氏本就是蜀地名望大族,贩盐起家,利润堪比金银宝玉,虽然一把盐远不及一锭金子值钱,但胜在数量庞大,一次运往蜀郡各地的盐车就达到几十辆,销售供不应求,所以卓家富可抵国。”

“当年卓家的财富引得咸阳几位贵族的窥视,想插手进来取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