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 (第1/4页)

“但这支盟军也有弱点,不能同心协力,难免会出现调度不灵的情况,战场时机一错而逝,分营而立,指挥将领过多,一旦遭袭,其它几路诸侯未必肯及时搭救,这就给了我们逐一击破的机会。”

“这些日子我军日夜操练阵法和队形,由请来龙牙特种军的一些教官传授搏杀之术,虽然只有月余时间,但将士们进步突出,这次北上,本将军决定,只动用一半的兵力,十万大军足矣,而且还是分批潜入,挑选五万精锐分成五支人马,依照五行方位布局,,这五国诸侯军中,赵军与代军同气连枝,卫军相对老练一些,殷军有投靠汉室之意,所以先拿魏军开刀!”

“纪信、杨瞳、吕泽、王吸、林秋听令!”

“末将在!”

“你五人各带一万人马,今晚先后出渑池,北度黄河,抢占河滩低谷,吕泽在金位主攻,杨瞳占土位主守,王吸占木位策应,伏击赵、卫援军,纪信占水位、林秋占火位夹攻,先拔西北面的魏军大营,惊动盟军后,不得恋战,退守河滩,等待本将军亲自五万大军渡河后,在河滩安营与北盟军决战!”

谋士蒯通起身道:“将军万万不可,河滩地势低洼,如果我近十万大军在河滩驻扎,摆开阵形,背后靠着黄河,一旦大军失利,没有退路,将会被敌军冲散在河中,我军将士会遭受溺水的绝境,请将军万万不能背水驻军!”

韩信微笑道:“本将军就是要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以不足十万兵力,歼灭对岸二十万大军,这样才能威震诸侯,大振士气,迅速横扫北部诸侯王,然后与汉王南北夹攻卫军!”

蒯通仍担心道:“黄河南岸有项云所率的四十万盟军,一直虎视眈眈,一旦我汉军出关,楚军肯定会有所动作,一方面加强兵力进攻函谷关,另一方面可派兵阻断我北伐军的后路,无法渡河折返,到时候我军在黄河北岸没有粮草供给,就要受制于赵代魏诸侯和卫国了。”

韩信点头道:“所以说我军主力渡河后,要兵贵神速,不但短期内击败盟军,还要占据周围的城池,以战养战,抗住北部诸侯的反扑,这样才能为汉王分散卫军的兵力,夹攻卫国!”

堂内谋士和将领纷纷点头,明白了主帅韩信的意图,摩拳擦掌,都准备大干一场。

“都下去准备吧,战船都准备好了,只等今晚渡河,河滩对岸的敌军岗哨,会有渔船先过去清除掉,吕泽带兵第一波渡河作为主攻!”

“末将领命!”

韩信点将之后,诸将退去清点人马去了,自行带好粮草和武器,做好渡河作战的准备。

黄昏很快来到,夜幕逐渐降临,数万甲士从函谷关悄然出发,来到渑池外的河滩,那里早已备好了船艘木舰,吕泽带兵先上了战船,船身的战士发出低沉的号子,整齐合一地划着桨,河水发出“泼拉拉”的声音,向着宽阔的黄河对岸划去。

数十艘战舰没有旌旗,没有战鼓,悄悄地横渡湍急的河面,战船上披甲之士肃然林立,月光下长戈剑戟寒气森森,所有的汉军战士神色肃穆,充满了军人的铮铮气魄。

由于河面对岸的一些岗哨被提前拔掉了,这一段距离内的河面,十分寂静,只有湍急的浪花声以及战船渡水的声音。

不一会,北伐军第一波数千人马顺利登岸,潜伏在河滩礁石后面隐蔽,慢慢向河岸上面推进,而战船转舵折返,去接下一波的战士,如此一波接连一波的运送过来,数万甲士已经在河滩悄然登陆了。

吕泽抽出宝剑,对着自己麾下的将领道:“跟我走,袭击魏军大营。”

早有探子摸清了几国诸侯大营的路线,夜色下,吕泽亲率一万甲士,徐徐向西北魏军大营潜行而去。

纪信、杨瞳、王吸、林秋几员汉军将领也都顺利登岸,虽然士卒还没有陆续渡河,但各自有数千甲士过来,已经足以组织攻击的力量了,四位主将清点了麾下将士,开始向着事先军命安排的方位挺进,随时准备战斗。

韩信昂然立于岸边岩石上,风吹披风猎猎作响,但他眉宇之间却是一片神采飞扬,望着战船不断向对岸运送将士,感慨道:“今夜先定北盟军,只可惜卫晓峰不在!”

谋士长孙沽在旁道:“据说那卫晓峰文武全才,才华惊人,又是剑圣人物,在卫国声威极高,来无影去无踪,如果当真他在,我们今夜偷袭,未必能占到便宜,将军应当庆幸他不在才是。”

韩信眉峰紧蹙起来,冷笑道:“剑圣又如何?他能杀得光十万甲士吗?没有他在,这一场作战没有什么悬念,诸侯之兵,如同草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