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1/4页)

仔细的研读着那本小册子。卓知远很快就将上头所有记载都印在脑中,虽然体内的真气还并未随之运转,但是脑中却已经开始模拟这种运转线路了。

一来是为了让真气运转之时更为熟练和准确,二来也是卓知远想要看看这册子上的记载还有什么可供改进之处。经历了将【三火极元劲】和【天禽九变诀】进行一定的改良之后,卓知远也开始明白,这世间任何一种法术、功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说对于不同的修真者而言,是存在一定的不同的,并非每个修真者都应当墨守陈规的去修炼同一套功法,个体永远都存在差异,就算是修真者本身的天资还有高低不同呢。

而卓知远就尝到了自行改进这些功法的好处,因而他现在每修炼一种功法之前,都会先行详细的研究一下这门功法,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地方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一些小改变的。

当看到这份驭剑飞行的功法之后,由于妙色加上了许多自己的注解,这小册子上记载的驭剑飞行之术又原本就是最好的驭剑飞行法术之一,卓知远已经感慨其在真气运转线路之上别出心裁了。

在清源山的时候,卓知远也曾看过几本不同的驭剑飞行之术的功法,作为掌门的嫡传弟子,即便是注定被掌门遗弃的那个,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至少可以让卓知远毫无顾虑的取阅除了几门被锁在掌门九霄殿密室之中的禁法,其余绝大多数功法卓知远都可以自由取阅参悟。而那些卓知远曾经看过的驭剑飞行之术,比起妙色给他的这本,都显然差了一个档次。

最初看到这小册子上的前言,说是这功法发挥到极致,可以日行百万里,卓知远只觉得这是多数功法自对自的溢美之辞。但是看完全篇,并且在脑中模拟过真气运转之后,卓知远却得出一个结论,这功法真要是运用到极致,日行百万里怕还真有可能实现。甚至于,卓知远都觉得,以他现在的实力,若是学会这门驭剑飞行之术之后,比孟云高当初那速度快上数倍根本就是必然之事。

以卓知远目前的修持,这份驭剑飞行之术几乎堪称完美,他根本找不出任何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是它的运功线路跟其他的功法稍有不同罢了。

不过,这么仔细的参详之下,卓知远倒是感觉到这门功法似乎跟清源山的其他功法一脉同源,只是更加精致超绝了一些。大的真气流转是有悖常规的,但是细节之处,却和清源山的功法似乎同出一宗,至少在对于驭剑而成的剑光驾驭之上,颇有清源山的风采。

难道,这功法其实出自清源山?

卓知远这猜测还真是猜中了,只是妙色却并不知晓这一点。她所有获得的功法经书等等,都是在十万深渊之中找得的。想当初这俱生烦恼业障大阵被布下之时,也不知困了多少魔头妖人。而且也将当时始教一派高手同时限制其中。没有那帮高手的坐镇,是绝无可能镇守住这个大阵的,单凭始教创始老祖一己之力,恐怕这阵法即便再如何强大,也早已被那些魔头妖人破阵而出,阵法只是一方面,那帮高手各自镇守阵法之中,也是能用极长的岁月将这些魔头妖人化为芥子元力的重要因素。

而这些妖人魔头,也不知在阵中留下多少他们的功法、法宝,始教最初的那帮高手也是如此。只是随着时间数千上万年的过去,这些功法和法宝大多数都难以抵御这阵法的侵蚀,在漫长的岁月中被侵蚀殆尽。和它们的主人一般,成为十万深渊之中的一缕芥子元力。但是也依旧有一些功法和法宝留了下来,而这本驭剑之术的功法,就是留下的之一。

妙色是无法区分她所获得的各种功法哪些是跟清源山有关的,只是她大概的挑选了一下,觉得这门功法似乎比较适合卓知远的修持,便将这本功法交给了卓知远,却不想误打误撞,将一本跟清源山颇有渊源的驭剑之术给了卓知远。

参悟透了这本功法之后,卓知远便将小册子放回怀中,而后开始循着功法上的说明,开始运转自身的真气。

真气循着经脉缓缓流动。卓知远感觉到一种自己的真气流转的远比从前缓慢的感觉,这种感觉似乎是从他吞噬掉溟山六鬼以及楼无痕的两个弟子的魂魄之后出现的,只是当时并不那么明显。这次经历过战场上的杀意滔天之后,卓知远却感觉到这种感受越发的明显。似乎战场上那些军士们滔天的杀意和一往无前的血气,催化了他的这种感觉一般。

当卓知远开始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真气流转的越发缓慢,甚至让卓知远有一种感觉到这些真气化成了实质,就仿佛血液在身体里流动的感受。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