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 (第1/4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听到这没有丝毫可以称道的读书声,卓知远却缓缓的站住了脚步。

慕容眈不解,但是出于客气,也随之停下脚步,含笑对卓知远说道:“卓公子可是奇怪,我们这书院却为何有孩童在此开蒙?”

卓知远缓缓抬头,望着慕容眈,道:“哦,是呀,潇湘书院在我大胤,即便无法与西京的大学相提并论,但是至少也不该负责给孩童开蒙啊。”其实,他心里想的根本就不是这个问题,既然慕容眈这么说了。他也就顺着问下去,的确,偌大的书院,却给孩童开蒙,也实在是有几分诡异。

“这是湘岳城的一项传统,此地读书人甚多,因而各家各户都能自行替自家的孩童开蒙识字,是以城内除了我们和岳麓这两大书院之外,别无教学之处,多数的孩童都蒙受祖荫,便已然读书识字,乃至考取秀才的功名。唯有得到秀才功名之后,方才有资格到我们这两大书院进修。”

慕容眈说到此处,显然没有说完,剑仆却是急不可耐插嘴问到:“那为何又有小孩子呢?而且,刚才我们在外边看到的那几个孩子,难道都已经考取了秀才的功名么?我看水平也不咋地啊,比我都还嫌不如呢。真要是这般简单,我也去考考那秀才了。”

慕容眈和卓知远闻听此言,不由得哑然失笑,慕容眈随即说道:“这些孩童以及适才公子所见,自然并非功名在身之人。适才我也说,这城中大多数的孩子都蒙受祖荫,但却也总有一部分读不起书,或者祖上本就是白丁之人。而此类孩童,虽然在湘岳城中乃是少数,可累加起来也有数千之数……”

卓知远点了点头。缓缓接口:“在大环境之下,这些孩童祖上或为白丁,但是却亦有上进之心,又苦于无处可供其识字断句,是以,贵书院偕同岳麓书院便广开书房,接纳这些孩童,选其天资聪颖者免费传授学问,他日这些孩童中或有高中者,也便是两家书院的恩德了。”

慕容眈含笑颔首:“卓公子所言甚是,此举一来也是善举,二来终究也有回馈之日,哪怕这些孩童将来不能得中功名,但也较之从前的白丁强上太多,光是这些年来,从我书院学有所成的孩童离去之后,捐助书院的金银,便已然足够供应书院的日常开销。”

“此也乃大德行了。”卓知远感慨了一声,心道自己幼年之时若是陈家村附近也有如此的书院,可供孩童停居念书,自己怕是一辈子也不用知晓这许多的曲曲折折。也不会有这般逆天的心思,谁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呢?

“人之初,性本善,世间果真如此么?”直到这时候,卓知远才终于将刚才他思度的问题说了出来。

慕容眈一边引领着卓知远和剑仆去往住宿之处,一边含笑说道:“此题自古以来也常有争论,《三字经》所云人性本善之论,却遭世俗所染,学会那些魍魉魑魅,是以有恶产生。但是也曾有大贤云道,人性本恶,只是读书教化,使得善心始成,终究纳入规矩之间,是以成善。公子饱读诗书,想必对此必不陌生。”

其实慕容眈也感觉到很奇怪,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两种观点,自古以来便是势均力敌,从来都没有任何一方占了上风或者处于劣势,任何一个读书人或许会择其一而信之,但是却决然不会有人如此相问,卓知远陡然这般去问,想必有他独特的理由。

“人性若是本善,则天地鸿蒙之初,又何来的恶可供世人沾染?人性若是本恶,则天地之间从无善因,无因何来善果?又哪里来的圣人贤者,能够令世人读书教化终得善心呢?无论哪种观点都不过偏执一隅而已。当初天地鸿蒙,盘古大圣开天辟地。天地始成。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终分清浊,也便有了阴阳,这善恶也便如同阴阳一般,乃是天地初成之时就已然存在的,又何来人性本恶抑或人性本善之说?若是人性善论,婴孩初到人世,又为何嚎啕啼转,终日不休?只为一口奶水,便能惹得上下四邻不得安生。但若人性本恶,却为何孩童的最为单纯,眼神干净的仿佛从未沾染尘埃一般。况且,这善恶之间,本无谓泾渭分明,有强人杀了巨贪恶霸,这算是善举或者恶为?巨贪恶霸纵然可恶,是大大的恶人,但也会对妻儿老小关爱有加,他又算是极恶之人么?便又好似这天与地,抬头自然望天,俯首当然观地,但若极目远方呢?那天地本就连为一线。又如何分得何为天何为地?”

卓知远侃侃而谈,却听得慕容眈沉思不已,居然忘记了逐步前行。耳听得卓知远的声音渐行渐远,这才慌忙跟上,随即深深拱拳道:“公子所言极是,怕是我等执念太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