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 (第1/4页)

们,也免得你们再给他增加什么麻烦。不过,如果他能够与我一战而胜之,你们八人怕是也无法对他产生什么威胁了。”

八人还是面面相觑,如坠云雾之中,哪里能够明白月仲奕这些话的意思?是什么导致父子居然要如此决战,并且战败之后还要求自己的亲信向对手投诚。这实在是令人无法理解。

“你们不理解么?”月仲奕又问,那八人当然的点头称是,月仲奕道:“无需你们理解,但是待到我与知远这一战之后,你们肯定能够知道答案。不过,知道答案之后,以你们的个性,说不定还想为我报仇,又或者干脆是放弃一切主动随我而去。说实话,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无论是知远还是我最终胜了,我们都需要大量的帮助,而你们,则是能够提供给我们最大帮助的人。快,时间不多了,你们皆以本命禅心起誓,若是坚持不肯的,我现在便亲手杀了你们,也省的你们耽误我这数十年来苦心经营的一切!”

月仲奕脸上露出决断之色,手掌也微微扬起,似乎这八名忠心耿耿的手下只要不肯起誓的,他便随时准备将其击杀……

弑禅 第411回 拦阻

见月仲奕如此情状,众人也知道无可挽回,他们跟随月仲奕多年,当然知道月仲奕言出必行。

在大胤皇朝之中,平民百姓只知道他们有个好皇帝,有个好太师,将大胤皇朝治理的井井有条。虽然几经战乱,但是太师能征善战,麾下众将领也是治军大才。虽然太师在军中素有铁面治军之说,但是哪怕受到他的惩罚的将士们,也依旧对他推崇有加,绝无半点怨言。都知道太师一心为国,一心为民,偏偏又爱民如子,这等太师,又如何可能不获得百姓们的爱戴?

也曾经有人担心过,月仲奕会否功高震主,而再如何的贤臣良将,也终归会有政敌的存在。是以也曾有谗臣进言皇上虞江,但是月仲奕和虞江依旧君臣相欢,似乎毫无猜忌之心。甚至于虞江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月太师想要我虞家的江山,以他的军中威信,江山早已易手,任何人都不得再就此诋毁太师。”

而作为月仲奕最为贴心的这八人,更是知道,月仲奕究竟是如何大德之人。身居高位,除了一张铁面不改之外,其实对属下极好,哪怕是太师府中的一名仆役,也深得月仲奕的照顾。通常为官为宦者,家中仆役耄耋老去之后,也只是发一点儿银子令其回乡养老,可是,只要跟随过月仲奕的人,除了陈老头那个老柴房之外,其余人等,老了之后,月仲奕都会令人照顾终生。若有子嗣,还会给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职务。在这八人眼中,月仲奕就几乎和圣人没什么区别。

虽然说卓凤仪的确是死在月仲奕的手中,但是这八人也都相信月仲奕必然有自己的道理。而且,自那之后,他便再也没有续弦,甚至于平生不近女色,可谓真男人伟丈夫。

越是如此,他们便越不理解,为何卓知远非要与月仲奕不死不休,月仲奕显然有他的苦衷,是以也从未对卓知远下过狠手。但是月仲奕却始终都不肯跟卓知远就此事好好商谈,这根本就是不合常理之事。

“太师,当初夫人究竟是为何被您处死?”教书先生模样的男子终于还是问了这一句,而这个疑问,显然是这八人都想问的,并且是想了数十年之久的,一直不敢开言,如今却终于还是问出了口。

月仲奕似乎是稍微的想了想,最终开口说道:“我与凤仪……呵呵……”欲言又止,月仲奕背起了双手在书房门口来回踱步,半晌之后,才有开口道:“凤仪之死,乃是为了助我提升修持,当时我若过不了那关,恐怕如今也没机会站在尔等面前。此事且不去说,待我与小儿知远决战之后,总有人会解释于你们听。”

见月仲奕还是要求他们起誓,八人也只得按捺住心中诸多疑问,无奈的纷纷用自己的本命禅心起了个誓言,许诺无论月仲奕与卓知远一战谁人胜出,都将辅佐那人,至死不渝。

听到八人的誓言,月仲奕这才仿佛松了一口气一般,而那个渔夫又开口问到:“太师,属下有一事不解,既然太师和知远少爷之间有澄清误会之可能,为何太师又始终不肯解释呢?况且太师有诸多心愿未了,若能与知远少爷联手,岂非有更大的把握?”

月仲奕笑了笑,仿佛轻松了许多:“我与他之间只能留得一个,联手反倒成就不了最后的目的。尔等也休要再问了,总之我之所以这般做,总有我的道理。若是有其他的折中之法,我也绝不会选择这条与我的亲生之子永无和睦的路了。”说罢,脸上又有愁容,长叹了一声。

八人终于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