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部分 (第1/4页)

二少爷陈浩然斜目瞪了一眼浑身血迹的张洛,无奈摇头,再次提起这个家伙使出通神步快速移走。

一炷香后,两人来到一处密林。

陈浩然丢下一枚果后,随即离开,临走时关照,在此等候,不要走远。张洛这心里,又是一阵感动,咱家二少爷真是个大好人,知道奴才最爱吃果,想必是之前开战时,抽空采摘的。

来到阵前,陈浩然经过反复思考,若是任由冥魔兵卒的疯狂屠杀,这些西周民怕是一个也活不了,自己不仅成了见死不救的罪人,还枉费了之初的一番苦心。

至于天道是何意愿,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做为一个修行中人,不能因为窥悟了大道而袖手旁观,相信这也并非是修道人开悟真理的本质。

若是知道这些人终究会死,便不施舍他食物,这是有违天道的。更何况这些精英,日后乃是西周护国之本。

想及此处,天残剑随即出鞘,冲向云空,一声霹雳之后,化作无数剑雨,落向冥魔阵营。只此一招,冥魔兵卒全军覆没。

所剩无几的千西周将士,一见是陈浩然出手,个个崇拜之,高声呐喊:“天人无敌,天人无敌。”

陈浩然听后,心中惭愧,因为他并没有及时出手,而是在左右推敲后,最终做出的决定。他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

并不是每个兵卒都有他活着的意义,有些人活着并没有价值,只有死后化为冤魂,进了地府才是他生命的开始。

修仙悟道,悟的不是神通法术,而是处事为人。为人何其难,难在呼吸间。仙家道法,非一日之功,可以成就,云云众生,死生如期,唯有窥悟大道真意,才保长生永驻。

凡夫自有凡夫命,得来不究,失而不查。冥冥之间,五行轮回,生命刹那,循环递进。对于普通人来说,生便是万物舒展,死便是生灵俱灭,岂不知,没有死哪来的生。

夜色降临,灰暗一片,茅屋内直到现在都未发出一丝声响,莫非,妖王之女在陈浩然进入地宫时,就已经带着逆天神毫遁走了?

心里这样想着,脚步却不受控制的移向了林中茅屋。中 。。

推门之后,女身上特有的气息,仍然残留在不算宽敞的茅屋内,陈浩然并无心思去揣那妖王之女曾立于何处,而是把目光移到了木门左侧的破桌上,与此同时,余光扫视,显然这里并非是她的香榻金屋,而是临时搭建的休憩之所。

破桌上丢有一本褐色卷稿,上有清晰字迹,伸手拿起,一行秀丽的字呈现在陈浩然眼前,每个人的字迹都是独一无二的,此女的笔法清秀灵异,虽未见其真容,却从几行字体中就能判断出,妖王的这个女儿怕是才识不浅。

域国明启天地恨,不解儿郎识古天。萧萧夜夜难神寝,何为之故伴神仙。

一女居然能写出这么霸气的诗句来,可以想象此人的心境有多么的高深。

对于喜好呤诗歌赋的张家二少爷,陈浩然来说,似如遇到了知音,只是这字之中,处处杀气凌人,叫人读后背后生疮,有如涉足死穴,无力回头之境。

翻开卷业,上有灵光宝物,逆天神毫几个字样。

这是那个宝物的注本?一定是妖王之女走时遗留此处。陈浩然心中暗喜,正愁无处下手,没想到此地居然留有通晰法门。

屋内残留的女气息令得陈浩然有些痴迷,除了呼吸有些不自在以外,内心深处更多了一丝涟漪,

女是阴柔的产物,其身体似如绵水,如河泥般柔软,如清溪般甘甜,望可生津,饮可断魂。陈浩然此时的心境,可以说复杂至,一方面想着如何得到逆天神毫,一方面又想尝尽巫山之雨。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去看往妮儿与洛瑶两位娇妻。

阴阳交泰本是万物生息之理,否无常,容易滋生祸端,就如同陈浩然目前的处境,游历山水,固然可以陶冶情操,但常时间的独处,就好像一个久病的老人,每天对着阳大晒特晒,几日之后,必然抱病而终。

修行之人,最注重的便是阴阳的调和,若是不能达到平衡,就不能悟道结丹,生出神通。这是修行中人之大忌。

想通了这点,陈浩然不在执着于逆天神毫究竟是件怎样的宝物,而是随手合上褐黄的卷业,将其揣入怀中出了茅屋。

密林深处,张洛闲来无事,正赤脚淌水,手中拿一削尖的青竹凝神专注,意欲捕鱼。一见二少爷,赶忙上岸问候。

“二少爷,你那果在哪摘的,真好吃,,,要不你告诉奴才,奴才好多采些带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