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老头经常在身旁无人时独自感叹:“以青天的悟性与资质,若他肯拿出练轻功时一半的精力与毅力,未来的武林第一人非他莫属。唉……这该死的小子,枉我苦心栽培一场。”

因为内功乃是轻功的基础,所以不论程怀宝多么不愿意,倒也能每晚坚持着修练无上太清罡气,好在有无名与他作伴,不致太过孤单寂寞。

虽说不是很用心,不过程怀宝的一步登天体质与过人的领悟力却也不是假的,五年时间下来,他竟硬生生将无上太清罡气练过了第一重境界,可说创造一个不小的奇迹。

便是练气有成的玄青弟子,资质差些的也未必能于五年间练成无上太清罡气第一重境界。

无名与程怀宝拜师后的第五年,至真老祖见这两个徒弟基本功皆已打得足够扎实,决定传授他俩其他玄青绝学。

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至真老祖根据两个徒弟各自的特点,又分别制定了他们第二步的练功计划。

无名喜欢使用身体作为武器,所以教授无名的功夫便以拳掌指腿等近身功夫为主。

而程怀宝喜欢耍帅,老头便投其所好的传授他剑术,不为别的,只求这位小祖宗能够拿出些心思来认真学。老头常自叹:“做师父做到老祖我这份上也够窝囊的。”

至真老祖为了栽培这两个徒弟,确实费尽了心思,然而他所费的心思真能如愿吗?

首先他便在无名身上遇到了重大挫折。

因为玄青的拳掌功夫皆讲究以意引神,以神驭气,意到气到,以气克敌。偏偏无名什么都好,就是丁点内力没有,却又如何学得好,无论他如何努力,也无法学到其中的精髓。

要知道上乘武学的特点便在于对内力的运用变化之上,好比同样的一招出手,高手可通过真气的变化随意变招,而低手一招出手除非不用全力,不然招式使老再想变招就难了。如此一来,威力高下自然一目了然。

而真正的绝学更是能够成倍数的提高内力的威力,使施招者在对敌时占尽便宜。

至真老祖这头还没想到解决办法,程怀宝那边又出了问题。原来程怀宝开始几天练剑有个新鲜劲,练得还算认真,可这新鲜劲又能维持多久?才不过四天功夫,程大少爷便觉得烦闷了,练剑时哪有半分优雅飘逸的神采,倒似砍柴一般,差点没把至真老祖气吐了血。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吃,自己种出来的苦果再难吃也只能吃下去。

至真老祖能将旷世绝学无上太清罡气练至大成境界,毅力与意志力自然属于超凡一级,怎肯轻易承认失败。

经过三天苦思,终于想到一个法子。

这天清晨,至真老祖将无名与程怀宝叫到一起,一抚颌下几根杂毛道:“从今日起,你们两个便在一起练功吧。”由于无名头一次抗击打训练时至真老祖受了刺激,因此在筑基阶段他一直让俩小子分开修炼。

一块练功本是两兄弟的愿望,因此虽然这个消息来得有些突兀,两个小子仍然非常开心,哪里想到老家伙暗藏着机心。

也是从这天起,程怀宝的苦难开始了。

当年两人还是无字辈时的情景再现,每天清晨,程怀宝都会被无名提着脖颈子揪到至真老祖面前,然后在至真老祖与无名的双重压力下练功,苦不堪言。

再想偷懒,门都没有。

对于程怀宝练功,无名甚至比至真老祖还要上心。在他想来,程怀宝便与他自己一样,只有变得厉害了,才能生存的更好。因此他在练功之时,始终分出一点心思盯着程怀宝。

眼见自己略施小计,便让滑头弟子青天中招,至真老祖得意不已,便又将所有心思放在了如何教授无名的事上。

经过认真的研究与分析,至真老祖认为无名不适合学习任何现有的功夫,当然那些不需要内力配合也能施展的入门功夫除外,只是凭他堂堂玄青派超级大长老又怎会教徒弟学那些粗浅玩意。

至真老祖将此视为武学方面最严峻的挑战,他要为无名创造一种颠覆传统的武学,一种全新的武学,一种不以内力论高低的武学。

自从确立这么个堪称空前绝后的挑战,至真老祖将所有心神皆放在了这里,每日除了教授无名与程怀宝两人一个时辰的玄青绝学外,便埋头于自己道室之中苦思,吃喝拉撒睡的时间都不肯稍有耽误,弄得一次程怀宝如厕看着蹲在那里紧皱着眉头的师父时以为老头严重便秘了。

程怀宝确实聪明到了极点,无论什么功夫,只要至真老祖讲过一遍两遍,便能记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