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 (第1/4页)

个问题。可以让包括约翰在内的一大批逗留美国的技术人员转投到我们麾下,而且是怀着感恩的心情。”

“这也太卑鄙了。”

“只要能成功,笑骂且由人。再说你如果翻开历史的真相就会发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起不都是另一个甚至几个国家和民族的血淋淋的压迫史嘛。”

“算了,有些太沉重。不谈这个话题了。”范蔚蔚愣了一下,转而问道:“那我们的海军怎么样了?”

“海军?哦,我们的捕鲸船队现在收益还算过的去。”白小天笑吟吟的说道。

白小天到了温哥华之后,就了解到虽然中法战争最后算是用一个清政府相当满意的方式结束的,但是对于福建水师的官佐们,清政府的意见还是相当的大。一支不听命令的部队,即使他再善战,也绝对不能放心使用。清政府的这个想法当然也不是全无道理。但是他们的处理方式却是太过了。除了张成以外,所有的五品守备以上官员全部被罢免,并且永不录用。七品以上、五品以下官员全部罚薪一年,七品以下官兵也罚薪半年。

当初两千多人一股脑全部下了狱,现在好容易放出来了却又是当头一棒。尽管他们中许多的官员都受过西方教育,但是在他们的思想中做官仍然是最荣耀的出路。战前,虽然许多人都义气昂扬,但是大胜之后,真的被免了官,还是一个个心如死灰。

白小天得知此事之后,就让范蔚蔚写信,声称她要开一家远洋货运公司,邀请吕翰等人去英国任船长。最后只有吕翰、许寿山、陈英、叶琛、林森林、高腾云、魏翰等七人到了伦敦。到了伦敦之后,范蔚蔚了解到他们对清政府已经彻底失望,这才向他们合盘托出。最后七人欣然前往温哥华。

白小天自然是大喜过望,最让他欣慰的是前船政工程处总工程师魏翰也来了。这样的一位船舶设计专家的到来,无疑大大加强了他的信心。只是短期内因为技术、资金以及安全个方面的限制,白小天只能让他暂时主持设计几百吨的捕鲸船。而吕翰等人也只能暂时担任各捕鲸船的船长。

白小天知道海军不比陆军,海军是一个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兵种,因此在几乎基础为零的情况下,最快也要两、三年之后才能勉强成军。起码要五至十年的发展才能具备相当的战斗力。他虽然现在已经基本掌控了温哥华,但是那只不过是因为温哥华现在还是一个没有什么人注意的角落。因此,公然的发展海军显然是不行的。想来想去,他最后觉得成立一支捕鲸船队,迂回发展还是可行的。这个时代的捕鲸船实际上都是小型的武装运输船。白小天要求每艘船上都安装了两门120mm的后膛炮,以及4至6门37mm的机关炮。虽然说这样的武器对于民用船来实在是有些超标,不过好在现在也没有人来理会。

白小天相信只要过个两、三年他就可以训练和培养出一大批的熟练水手。虽然说这些水手和正式的海军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但是有了这个基础,再改编就容易的多了。而且他也想过了以后的海战将会和以前大大的不同。因为随着大型铁甲舰的大量出现,随着动力系统由煤变成柴油,随着瞄准系统的逐渐完善,随着武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前的那些海战经验已经完全不可靠了。而且他已经打定主意大力发展潜艇。所以这方面他倒也不急。

大力发展潜艇的好处可是多的很。第一:材料少,成本低。虽然可以制造假币,资金方面倒还不至于短缺。但是如果需要建造大型舰艇,就必须需要大量的优质钢铁,那恐怕舰艇还没有建出来,早就引人注意了。而造潜艇,则完全不用担心。第二由于潜艇体积小,而且可以下潜的特性,因此只要小心,就不容易引人注意。第三不需要太多的作战人员,这一点对于现在的白小天来说很重要,第三:虽然他自己不会造潜艇,但是作为一个潜艇爱好者,他相信在他的提醒和引导下,他可以在潜艇方面领先这个时代至少五十年。只要拥有足够的数量,无畏舰他也不放在眼里。

当然要建造优质潜艇也需要准备很多方面的工作,也有不少困难。首先需要优质耐压的钢铁,其次需要足够威力和足够射程的鱼雷。这一点,白小天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研发的长矛氧气鱼雷就是个不错的选择。长矛鱼雷放弃了之前鱼雷一贯使用的能产生大量气泡暴露航迹的压缩空气动力,而使用了氧气动力避免了这个问题,产生的废气几乎被海水完全吸收,航迹很难被发现,而且速度高射程远,威力巨大,尤其适合在偷袭战中使用。不过,毛病也是很突出的,它的故障率非常高,甚至有记载说长矛的改进型——95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