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 (第1/4页)

�苯崦肆恕R虼耍�痪每Χ��屯V沽讼蛭掖笄迥晒薄!�

“直到我大清入关十年,中原大定之后。此时当年签订法典的喀尔喀基本都已故去,喀尔喀与卫特拉之间又常有争执,在我大清的压力之下,新一代的喀尔喀三汗才恢复了‘九白之贡’,不久喀尔喀各汗又接受了我大清所赐封的札萨克封号。算是名义上尊我大清为主。但实际上喀尔喀并未臣属我大清,我大清也无法干预喀尔喀的内部事务。如果不是葛尔丹出兵击败了喀尔喀,喀尔喀各部逃到了漠南,只怕此刻他们依然还游离在我大清之外。你明白吗?”

胤禟算是补了一堂蒙古历史课:“可是,皇阿玛,儿臣听说。葛儿丹击败喀尔喀之后,俄国人就曾经表示愿意接纳喀尔喀各部,可是哲卜尊丹巴活佛为首的七旗喀尔喀毅然决定南下投清。无论如何喀尔喀还是心向大清,在这件事情上有功的。”

“你说的没错,的确有功。朕决定自此以后会以漠南蒙古例,善待喀尔喀各部。”康熙话锋一转:“但是,有功之人并不代表就可以完全信任。当年吴三桂等三藩也都是对我大清有大功之臣。这功劳比喀尔喀各部不知要大多少倍?可是最后怎么样?你要知道漠北和中原不同,即便归顺我大清版图,我大清也无法在漠北设州府直辖。而且因为有漠南蒙古之例在先,就注定了漠北地区根本不可能像南方那些土司一样还可能存在有改土归流的可能。要知道喀尔喀各部势力是很强大的,如果这次不是他们内部七了纷争,又被俄国人牵制了一大部分兵力,以至于被葛儿丹各个击破,葛儿丹想要拿下喀尔喀就根本不可能。”

“漠北地区地域广大,离中原又远。如果我们花费巨大的代价将俄国人全部赶出了漠北,也只能把漠北完全还给喀尔喀各部。最多十年,喀尔喀就能完全恢复实力,到了那个时候,谁能保证会他们不会又是一个葛尔丹呢?”

胤禟到这个时候才算是完全明白了康熙的意思。在康熙看来俄国人不好惹,但并不是惹不起。但问题是要完全战胜他们,大清就必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可是付出了代价之后,漠北地区又得还给喀尔喀各部。但是康熙对喀尔喀的约束有限,不能对其放心。于是衡量一番之后,在康熙看来把一部分漠北地区让给俄国人是个不错的主意。一可以使俄国人从此安静下来,并使其至少不公开支持葛尔丹,使得清朝能够集结全力尽快剿灭葛尔丹。另一方面出让部分漠北地区,也使将来喀尔喀的地盘大大缩小,可以削弱喀尔喀的部分实力。怪不得原来历史上《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中国一方的界碑却被草草的立在距离原本中俄分界线几十公里的更南面。

胤禟到了此时才算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就是尽管此时清朝已经取得了中国的政权,可是中国的利益并不等于就是大清的利益。

此时此刻,胤禟感觉到全身无力。满清政权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压制各民族的利益。很可笑的是这样的策略成功了,整个中国也因此被他们拖入慢车道,准确地应该说是倒车道。中国将被列强瓜分,从这位圣祖之时已经是注定了的命运。可笑的是自己之前竟然还想力挽狂澜,帮助这位圣君改变历史。

“你明白了吗?”康熙问道,一脸的和蔼可亲。

“原来‘宁给敌寇不给家奴’果然是有传统的。”胤禟一声长长的叹息。

“你……说什么?”康熙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没什么。皇阿玛,儿臣已经无话可说了。”胤禟脸上闪现出无尽的倦怠:“皇阿玛,儿臣脑子有些沉,想要躺会儿。”

“噢,这样啊。”康熙自然看得出他那毫不掩饰的失望之情,看来这个儿子正义感太强,可是他怎么知道正义也是分立场的呢?看来以后还要好好的教导他,否则,他聪明是聪明,可是注定是要吃大亏,栽大跟头的:“那阿玛走了,你休息吧别累着了。”

康熙刚走出门口,胤禟还是有些不甘心,追到门口喊了一句:“皇阿玛。”

“有事?”康熙站住了脚。V!~!

外卷之三雄6

第十章世上无直人

对于一个强者来说,没有厄运值得恐惧,没有失败值得灰心丧气,没有私欲不可以抛弃。——九阿哥手记

…………

“皇阿玛。俄国只是一个欧罗巴的二流国家。就算大清不愿意和他大动干戈,但也不能轻易的就让它得手。否则这个贪婪的北极熊尝到了甜头,边境就更难平静下来。”

“北、北极熊?”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