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部分 (第1/4页)

他乃是因为心斋居士的《虞初新志》中标收集了他的确故事。这《虞初新志》中所收集的不少篇章都是xiǎo说的确笔调叙写了引人入胜的不平凡的xiǎo人物故事。但与一般的确xiǎo说不同此书中大多都是真人真事﹐并不都是子虚乌有。

《虞初新志?黄履庄传》的记述中,在黄履庄28岁以前已经发明了相当多的机械器具,皆构思巧妙,令人叹为观止。他为此专mén写了一本《奇器目略》,记录了自己的一些科技发明。

李福这么一说,胤禟顿时就来了兴趣。连忙拿了《虞初新志》一看。这不就一中国爱迪生吗?他制作的那些奇器五huā八mén,比如:自行车、微镜、千里镜、望远镜、取火镜、临画镜、多物镜、驱暑扇、龙尾车(提水机械)、报时水、瀑布水等等。

而且不久胤禟又红又专打听到为了发明这些机械,黄履庄还特地制造了xìng能很好的弹簧,这些弹簧的xìng能虽好,但起初制造速度并不很快,为此他又造了一台专mén生产弹簧的设备,能够批量制造弹簧,扬州附近的工匠闻讯纷纷前去索要,黄履庄十分慷慨,将弹簧免费赠送给他们。有了大批高质量的弹簧,黄履庄又能发明更多的奇器。

他不禁感慨如果自己早开始制造自行车就好了不得,那说不定期一年前就见到这位次奇人了。于是他立刻托人找去寻找黄履庄。两个月后,扬洲知府亲自派人将黄履庄送到了沈阳。

初见黄履庄的时候,让胤禟很是吃了一惊。他的脸sè苍白的厉害,模样也很不开朗,眼神让人觉得有些狡诈多疑。虽然看起来三十来岁的年纪,但是青灰sè的脸sè却表明他的健康程度很让人怀疑。

不过黄履庄的技艺确实没话说。尽管因为线圈间距很稀疏而且不能做到等距,再加上材质的原因使得他制造的弹簧远不能和现代的弹簧相比,不过用作沙发还是足够了。这就足以让胤禟叹为观止了。于是,不久胤禟名下的产业又多了一个沙发行。两年多过去了,因为沙发全由手工制作所以非常昂贵,但是却供不应求。按现在的月产量已经预订到两年后了。

无论是对于胤禟还是黄履庄,两年来沙发的热卖还在其次,最重要的这两年来两人都得到了大大的满足。对于胤禟来说不少现代的东西都得到了实现或者部分实现,让他大感欣慰。对于黄履庄来说九阿哥的那些层出不穷的新奇的想法总是如天马行空一般不着痕迹,但是却又并胡思luàn想。用黄履庄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九阿哥恍如一盏探路的明灯始终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两年来,他们一个说一个做,先后造出了简易的温度计、罗经盘、滚珠轴承,把弹簧、轴承安装在了马车上用于减振等等。虽然因为胤禟不想太过高调同时也因为人手缺乏的原因,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没有推广。但胤禟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个世界正在一点点的被他所改变。

胤禟一边听着报告,一边胡思luàn想着。“咣铛”一声mén被重重地撞开了,一阵刺骨的寒冷夹杂着浓重的鱼腥的冷空气冲进来,直袭向人的脖子。

胤禟从沈阳到金州算得上是轻车简行,但身边还是跟着八个shì卫。分成两班轮流值守。能够不经通报直接进mén而又如此莽撞的大概除了黄履庄没有第二个人了。

胤禟将身子微微一侧,果然猜想的没错,进来的正是黄履庄。他象一头莽撞的xiǎo鹿直冲冲地就闯进mén来。他的那张瘦削的脸被冻得通红,头上还飘散着点点的雪huā。

“啪”的一声黄履庄将mén重重关上,双脚使劲的跺着靴子上的雪,砸得地面咚咚直响。

胤禟眯着眼睛有些诧异:“不会吧?刚刚我还看夕阳来着。就这会儿功夫就下雪了?现在可还没入冬啊。”

“谁知道呢?”黄履庄这两年和胤禟相处久了,知道他确实不是个讲规矩的阿哥,所以不在正式的场合下都是随意得很。他一边抖着头上和衣服上的雪,一边慢吞吞朝沙发走来。

“成功了?”黄履庄是个脸上藏不住事情的人,因此虽然走进来后,装作很平静的样子,但胤禟还是从他的脸上看出了笑意。而且黄履庄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如果不是研究有了进展,他是不可能如此轻松的来这里。

黄履庄微笑的点了点头。

胤禟在现代曾经是个军事mí,不过离发烧友的境界还差的远。所以也就只能泛泛而谈而已。来到这个时代,真要他提出具体的军事技术改革,他基本上无所适从。不过,一年前他在金州港口看到过大清水师的战船。火炮的简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