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爷爷在逝世前几年,因为原先的单位不景气,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社保,退休工资还几个月一分钱也没拿到。到后来转到民政局了,但也只发10钱,拿了将近两年,有时还不能每月及时到帐。生活自然很困难。白建喜夫妇那时倒是还没有下岗,不过家里有两个小孩,只靠死工资,自然也富裕不到哪里去。白建国家不在县城,不照顾老人也不好说什么,但起码应该出赡养费?可那时贩菜作的已经不错的他不但一分钱不肯出,以前借父亲和弟弟的钱也不肯还,只推说欠帐还没还清。

这还不算到了爷爷逝世前这边才入院,他就悄悄地拿了房产证托关系把爷爷老房的户主改成了自己。

白建喜为人厚道,知道这事后吵了两句。最后也就不和他争了。但两家的关系算是彻底掰了。到现在都有十来年两家人再也没走动。

白建喜没想到哥哥忽然站在面前,他虽然人老实却也不傻,自然知道哥哥来这里干什么。前几年两夫妻相继下岗,再加还要供白小天大学,家里本就不富裕地生活更是一落千丈。等白小天毕业后,却也不能给家里太大的帮助,而白兰又学了。白家的生活确实有些艰难。这几年白建喜也在县城里遇到过哥哥白建国几次。他没有前打招呼,而白建国也是当作没看见或者不认识。

这会儿,小天作记,他倒来了!

白建喜虽然说不出什么太伤人的话。但那脸还是黑的难看。

“建喜,新年好。你可是见老啊!”白建国看见弟弟堵在门口没有让他进门的意思,只好站在那干笑。

自己的侄子忽然间成了名震全县的政法委记。白建国先是不信,然后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味。不过。他虽然爱贪小便宜,但碘着脸门遭了白脸的事情倒还是不下重大决心做不出来地。因此知道这消息快两个月,一直没找门,这次也是没有办法了。

白建喜犹豫了一下,依旧没说话。

白建国侧身,冲着后面叫道:“还不赶快叫人啊。”

两个女孩。一个七、八岁,一个大约四、五岁,神色间有些惶恐:“爷爷好。”

再后面一个年龄大约30岁左右的少妇手里还抱着个也不知是男是女的婴儿,脸强挤着笑容,但掩盖不住内心地忧色:“叔叔好!”

“这是……”白建喜面皮薄,终于没绷住,尤其是当着后辈的面。

“春辉家地。”白建国说完。特意冲着少妇怀里的婴儿指了一下:“春辉的小子。十二月才生的。”

白建喜赶紧侧身让开了门。自从白小天走了宦途之后,来白家串门的成几何倍数增长。因此白家不得不准备了十几双拖鞋。

门口的谈话。里面听地清清楚楚,前两天白妈还在和白建喜说。现在儿子富贵了,你大哥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门,要是来了,咱们是怎么对待他?

白建喜当时叹了口,什么也没说,没想到,这就来了!

“大哥来了,进、进、进!”白妈站起来擦了擦手,赶紧去搬椅子。

爷爷去世的时候,白兰还小,那时白建国也还才四十出头,满面红光,年富力强,现在虽然西装革履还染了发,但还是难掩岁月的痕迹,因此白兰倒是没认出来他是谁。和着妈一起去搬椅子了。

白小天却还记得清楚,当时父亲为了房产证的事和白建国吵了两句,结果当时白建国的儿子白春辉卷起袖子就要喊打喊杀得,结果还是被旁边的邻居拉住了。

他当时虽然不在场,但是却听妈妈说过这件事。

这么多年,虽然两家没有来往了,但是他对大伯家还是没有一丁点好感。

白小天坐在那里,动也没有动。不过既然老爸让他进门了,他也不便再说什么,否则会让老爸、老妈很尴尬。

于是拿起饺子包起来,不过他包饺子的技术实在有够烂。所以皮选大地、厚地,馅则尽量的少。不过,他老人家包地饺子特色很足,倒不用担心自己会吃到。

赵虎、白无极、唐贝见客人来的唐突,而且白家人神色都不太对,因此都不说话,继续在那包着饺子。

“小天啊,几年不见,真是长得一表人材了。”白建国进屋之后不由自主地将身体微躬着,在白小天地印象中大伯个子虽然不高,但是中气却是很足,特别是贩菜之后,说话的声音特别大。不过,今天穿戴整齐的他倒是完全没了往日的风采。

少妇和那个女孩站在那里畏畏惧惧的,即便是白妈搬来了凳子,白兰拿来了糖果蜜饯、杏仁板栗,她们也依旧站在那里,什么话也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