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 (第1/4页)

这瘦弱书生忙停步回答道:“这位仁兄好,在下住店,住通铺。”书生虽然瘦弱,但身量不矮,大概七尺,只比石轩差一点,脸色虽然苍白,但长相还是颇俊美,只是两眼有点呆滞无神。

店小二一听是住通铺的,脸上顿时浮现一些鄙视,但毕竟大堂上人来人往,也不可能给书生脸色看,于是还是和气地说:“那请问客官高姓大名,还有路引何在?”

书生没看出来店小二的鄙视,很高兴地回答:“在下姓丁,名明德,表字…表字…在下尚未进学,也未曾满二十,还…还未有。”说到后来有些羞愧的样子,同时从怀中取出路引递给了店小二。

店小二接过路引:“那客官稍等片刻,我将路引给掌柜的看看,就过来引您去通铺那里。”

丁明德很感激地点头应是,然后就站在边上安静等着,因为掌柜的要根据路引在账册上填写姓名、籍贯等供以后查账或者官府查人,花费时间比较长,而丁明德像是很熟悉这个过程了,所以等待的同时,从怀中拿出一个油纸包,拆开来里面露出一个冷馒头。

丁明德面有饥色地看着馒头,为难地自言自语:“只有这最后一个了,明天还得去通玄山,今晚是吃,还是不吃?”

石轩本来快穿过大堂走进后院了,忽然听到书生提到通玄山,就回走几步,让过一位戴斗笠的男子,站在这书生不远处,打算听听这书生和通玄山有什么关系。

第二十二章 偶遇(求收藏)

这几日石轩在楚州城里四下打听,除了知道通玄山上有个和尚庙比较有名之外,就只知道山中野兽较多,常常听闻有人在山中迷路后被野兽所食,具体到有哪些野兽,打听到的消息就比较五花八门了,有说是狼群,有说是野狗,有说是老虎,甚至有人说是两个头颅,嘴中獠牙如林的怪兽。

这时石轩听到书生提起通玄山,本着“有比无强”的念头,就站在边上观察书生,以及听着书生的自言自语。

丁明德考虑了一下,鉴于自己已经开始对着冷馒头流口水,遂对着馒头道:“明日到了通玄山就能有吃食了,现在先吃半个,恩,留半个明天路上吃。明天就有鸡鸭鱼肉了,明天就有鸡鸭鱼肉了,丁明德,你要撑住!”

拿起馒头,仔细地分成两半,拿起其中一块,闭上眼睛,缓慢地放入嘴中,喃喃自语道:“这是鸡肉,这是鸡肉。”咬一口,觉得冷得其硬无比,忙改口道:“这是排骨,这是排骨……”

虽然冷馒头又硬又难吃,但丁明德还是两三下就吃完了,眼巴巴地看着剩下的那半块馒头,为难好一会儿,直到看见店小二已经走了回来,才牙一咬,眼一闭,快速地用油纸包包了起来,然后摇头晃脑地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饿其体肤,饿其体肤……稍后到了通铺,马上歇息。”

店小二拿着路引走了过来道:“这位客官,您的路引,请您跟我去通铺吧。”

盘算了一下,石轩上前插话:“这位兄台,看你穿着,好像也是在外游学的士子,不知高姓大名?”石轩是来探听点消息的,怕这位看起来有点迂腐的读书人不喜欢道士之流,就伪装成在外游学的士子上来寒暄,至于道袍,因为天子崇道,很多士子文人平时都爱穿着道袍。

丁明德见石轩穿着道袍,但风姿不俗,一看就是读过书的人,心中顿生好感,虽然记得表兄所言,不要和陌生人谈话,但还是谨慎地回答道:“在下姓丁,名明德,未曾进学,未有表字,不知兄台贵姓,可是游学的士子?”打算随意寒暄几句就告辞去通铺,表兄说得好啊,出门在外万事小心,之前可吃了不少亏。

“在下姓石,单名一个轩字,表字子昂,邺城人士,中了秀才之后就来到这南方文风鼎盛的地方游学。刚才见丁兄你文雅不凡,一看就是饱读诗书的有才之人,所以按耐不住过来攀谈。”石轩随便扯了一个北方名城,给自己找了个古人的表字,反正也不怕这书生去查,过了今天,以后恐怕是不会有再见机会的了。

听闻石轩这么年轻已经是秀才了,丁明德明显露出了佩服和自卑混杂的情绪,然后石轩恭维的话让他心里暗喜,道:“不敢当,不敢当,在下读书十载有余,虽然一向自视甚高,但上次去童生试,仍然还是差了那么一些,不像石兄你这么年轻就中了秀才,你才是真正的大才。”

寒暄了几句之后,石轩就邀请丁明德一起用晚膳,丁明德听到晚膳两个字的时候,只觉得能听到自己肚子里咕咕响的声音,推辞的话几次来到嘴边又都被饥饿的胃给吃了进去,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