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刘叔,来三两阳春面,切半斤卤煮猪肠。”这家的卤煮味道是本城一绝,要知道本城是夏安府府城,是扬州地界除扬州州城之外一等一繁华之所,可不是什么小城镇,而且依长江控运河,是天下十三州有名的交通要地。

“我说杜小子啊,往常你很早就来的,今天都快过晌午了。”刘店主切好猪肠,挺着个大肚子走了过来,对这个看着长大的街坊还是很关心的。

“哎,别提了,昨晚想着以后该做什么,想得睡不着,感觉压力很大啊。”石轩回忆这杜白在刘店主面前的口气,但还是不自觉地带出了现在口吻。

还好刘店主关心话题内容,没有太过在意口吻:“我看你练得一副好身体,要不去衙门做个衙役,俸禄不多,但其他各方面加起来也是不少的,你家虽然有些家底,但还是不能坐吃山空啊,这方面我还是有些关系的。”

石轩想了下,说:“刘大叔,我在安京城有个亲戚,我打算半年之后出发去投奔他,在天子脚下,机遇也能多些。”也算是为以后离开,打下伏笔吧。周围邻居基本上只知道石轩在打熬身体,修炼道术的事情却是不知的,甚至世间真正见过道术的,恐怕也很少很少。

至于道袍的问题,连续几位天子都是信道的,所以天下风气使然,很多有钱商人,甚至儒生高官,在家时也是爱穿道袍的,换句话说,道袍就是现代的名牌休闲服。所以石轩一身道袍而没有道碟在身,也没什么,至多被以为是富商家之子或是儒生。

“天子脚下,机遇虽多,但危险也多啊,我知道你年轻有壮志,也要量力啊。”刘店主说完拍拍石轩的肩膀,就去招呼新进来的顾客去了。而这时,阳春面也端了上来。

石轩早就饿得不行了,不过有十年修道练体经验,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急吃,缓缓吃了起来。一口阳春面一口卤煮,清淡爽口,卤香十足,滑而不腻,真是人间美味啊。

最后一口将面汤喝干净,真是舒服啊,上辈子的吃货石轩汤足饭饱后,终于感觉活着真好,然后起身把饭钱给了刘店主,打了声招呼后就出门往城南方向去了,那里有几家大的药材店。

第三章 买药和检查遗物(求收藏)

石轩吃饱喝足,整个人才有空闲观察这个和现代社会截然不同、古色古香的城市。一边回忆着去城南的道路,一边四处打量,可能因为今天是赶集日,人流滚滚,两边是些小摊贩,贩卖一些生活物品,看起来是长期都在此处的样子。卖菜的大致集中在其中几条街上,出了这几条街,城南方向只能零星看到几个街拐角处有。

现在是六月间,街上穿道袍的人果然很多,甚至有些人穿着道袍摇着折扇,不伦不类的样子。

石轩来到城南水井街,找了家看起来最大、人流最多的药店走去,走到门口,只见门匾上书三个类似魏体的大字――同仁堂。石轩顿时震惊了,同仁堂实在厉害,分店都开到异界来了。

进门之后直去柜台,见得掌柜得正在招呼客人,正是大好时机,对柜台里的学徒笑了笑,打了声招呼,就开口报了药方中的几种药材。小学徒见虽然有两种是贵重药材,但也是存量比较多的,也就没多问石轩什么,直接抓好包了油纸递给石轩:“承惠四两三钱银子。”

石轩心中暗暗吃惊于药方药材的昂贵,这还只是其中几种,照这么看,自己的财产可能就只能准备五十来次药材,每一回买的药材大概能用三天六次,如果半年后灵魂还没进去壮魂期的话,自己就得破产了。穷文富武,败家的道士,果然有一定的道理。当然,练武之人也没有这么神奇珍贵的药方,一般练武之人所用来锻体的药方,一年大概要花几十两银子,珍贵些的大概就是一两百两,这也是很恐怖的了,要知道石轩那个小院子才值两三百两银子呢。

虽然心中惊讶,但脸上不动声色,摸出碎银子付了钱出门,然后又转了几家药材店配齐了药方上的药材,这样分开几家购买能有效防止别人通过购买的药材看出药方的珍贵。从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随后去了趟肉铺,给掌柜说自己打算请亲朋吃狗肉宴,请掌柜送四条活狗到自己位于城西的小院。

石轩回到小院,打坐调息了一阵,恢复平静后,到左厢房找出了备用的三个药罐,然后掐诀念咒,调动身体五行之气与天地感应,施了一个除尘咒,把药罐清理干净。接着按照最后一种药物不同,分成了三份,各自按药方的分量以及水量要求放了进去。这个时候不能用常用的药罐,因为不管再怎么清洗,常用的那个药罐总有些药性残留,一般情况下没有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