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磨刀老者走到吴三江身旁,翻过他身子,见他脸上沾满血迹泥土,唇裂眼突,甚是可怖,料是刚才摔倒所致,探手到他怀里,心中欣喜,一只握住木盒的右手竟自颤抖不停。待拿出木盒仔细观看,心中疑窦顿生。木盒乃檀木所做,刻绘蟠龙舞凤,雕工精美,用一条鹅黄色丝带扎了,盖上写着:“书赠采儿吾妹惠存”。老者一把扯断丝带,掀掉盒盖,露出一枚晶莹圆润的碧绿玉钩来,看形状知道雕琢的是一对交颈鸳鸯,盒内用金银丝嵌了枝叶斑驳的一棵大树,取“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之意。难道这就是那江湖盛传的碧玉如意钩?不可能!老者持钩沉思,满腔热望霎时如入冰窟。江湖传言,碧玉如意钩乃是一柄暗藏天下至功的神兵利刃,而现在自己所得分明只是一枚佩衣玉钩,虽也价值不菲,却终是俗物,怎可与宝刃相提并论。心中懊恼,右手用力,“喀嚓”一声将玉与木盒捏得粉碎。碎玉木屑洒在吴三江身上,老者怒火难抑,一脚将吴三江尸身踢飞,见朱玉也是唇裂眼突,又起一脚将她尸身踢飞。

忽听符子目远远地叹道:“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其争也君子!其争也君子!唉,可惜了这许多枉死之人!”摇头晃脑地负手而去。夜色已降,眼见他身影越来越模糊难辨。磨刀老者只觉口干舌燥,想起地上的烟杆,伸手取过,填上一锅烟丝,燃了吸上两口,哪知喉痛欲裂,眼中流下泪来。老者暗道不好,吴三江、朱玉的死状掠过脑际,登时心中一凛。跛足踢出,身子无声无息地扑向符子目,左手缚了磨石的短凳撞向符子目后腰,右手烟杆抄回钩符子目咽喉。一招之内竟封住对手前后左右所有退路,端地厉害之极,出手之迅捷更是令人惊骇。眼见符子目绝无可能全身而退,却见他不避不让,突地转身,手中折扇自上而下地扇来。老者已知他扇中藏毒,方才已不知不觉中受其暗算,当下不愿更受其害,不得已撤招跃在一旁。身形未定,一件物事劈面飞到,老者左掌拍出,只听空中“啵”的一响,无数碎片飘落下来,原来是那本《论语集解》。符子目对着空中连扇几扇,纸屑夹着异香纷纷扬扬向老者涌来。老者腾身拔起丈余,上空纸屑本就较少,短凳横扫,劲风到处,纸屑荡然无存。只觉手足渐起麻痹,心中暗惊,鼓荡内力双足连环踢向符子目小腹,短凳横击其右“太阳穴”。符子目见这跛足老者武功之高实非自己所能企及,中毒之后身手仍速如鬼魅,不禁心中大惧,后悔大意轻敌。眼见老者足、凳并至,竟不知如何招架,无奈只得故计重施。哪知一扇下去,竟不见老者踪影,背上“灵台”、“至阳”、“命门”、“阳关”诸穴同时一痛,就此人事不知。

跛足老者用烟杆快速无伦地点中符子目背上数处穴道,心中稍安,转到前面,冷笑道:“猴崽子,赶紧交出解药,跪地哀求得我老人家大发慈悲,也许会解了死穴,饶你一条狗命!”见符子目一言不发,天黑看不清面目,以为他斗狠不应,又觉口舌、咽喉、双目如被火焚,疼痛更甚,心中火起,怒道:“他奶奶的,老子卸了你一条膀子,看你说是不说!”伸手登时将符子目左肩捏碎。只觉皮肉触之异常,探他鼻息,原来竟已死了。跛足老者方知定是自己心急,几烟杆点在要穴,力道过重,失手要了他的性命。

“这厮竟如此不堪一击!”老者搜遍符子目全身,并无解药。转眼看到那柄长折扇,见扇骨甚是宽厚,当下用符子目长衫包了手掌,一一折断拗开,果见几支扇骨镂空,填了极细的白色粉末,却是毒药无疑。这可如何是好?此处甚是偏僻,几十里外县城即使有神医圣手,只怕也无命一见,早死路中。老者心下惶恐,饶是江湖几十年经历凶险无数,此刻生死关头,仍不免双手颤抖不停。“难道这肆自己百毒不侵?否则,怎么竟不带解药以防误伤。”强自镇定,重新查起,除去鞋袜,破开发髻,仍是一无所获。心中惊惧,狂怒再起,几把扯烂他衣衫,正要抬足将尸身踢飞,脑中灵光一闪,重又俯身,伸手捏开他牙床,见符子目舌下含了豆大的药丸,小半已化。老者大笑:“果然……”突然一阵眩晕,涕泪俱下,只觉如万针刺目,如吞炭饮火,知道自己一番打斗更兼心绪波动,毒气只怕已深入藏府,当下也不避脏净,慌忙取出药丸纳入口中。

跛足老者盘膝于地,真气护住心脉,待口中药丸尽溶,导引药力散入毒气所在,不到一个时辰,心中烦恶大去,全身汗湿,知道已无性命之忧,只是神乏力疲,口渴更甚。想起路边茅屋,不如前去讨口水喝,顺便借宿一夜,毒伤有变,也可让那人家听自己使唤。打定主意,站起身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