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妫∷�媚忝切蘸� �

谁让你们姓韩……

七岁那年,那道圣旨念罢,公主府被抄,他们举家被驱往北郡府,那个太监也低声骂了一句:“谁让你们姓韩。”

北郡府有茫茫的大草原,一望无际,每年的秋天,鸿雁南飞,母亲都会站在城楼上看着南国盛京的方向,她仍喜欢穿一身大红色的锦袍,发髻还是梳得很高,与从前一般无二。

可每每看到母亲愁容惨淡的样子,他都忍不住想,会不会有一天,母亲会从高高的城楼上跳下,衣裙飘飘,像每年夏天漫山遍野盛开的红色虞美人?

……

十八岁他以质子身份回到盛京,景元帝赐的宅邸偌大,却并不是新建的宅子,只是将十年前陈旧的“公主府”更名为“晋阳王府”罢了。

那一天,他独自一人从护城河边走过,看到一群人在放风筝,其中有一对特别扎眼,高个子的少年和矮小的小女孩,两个人都着一身火红,从衣饰上来看,家境应该相当不错。

他忽然便停下了脚步,想起年少时曾带弟弟去放风筝,风筝虽然只是那么普通的小物什,却也能让他们玩上一整天而不亦乐乎。

然而,不一会儿,红衣少年突然将手中握着的风筝线丢下,折身就要走,那些正各自放着风筝的男孩子都在劝他:“司徒,别去了!你去了也赢不了!”

“是啊,听说那人是大兴国第一美貌,我们这些人连他的边儿都抵不过,你去不去都一样啊!你打我,我也要说!”

“……”

种种的言语虽然带着劝,更多的却夹杂着怂恿,使得红衣少年更加难以收敛,脚步越走越快。这群人中唯一的那个女孩还在摆弄她的风筝,她人小,力气也小,风筝飞得远了便握不住,她终于高声叫道:“赫!赫!快点!快点过来!风筝要飞了!我手痛!拽不住了!快点!”

比方才千万句的劝还管用,红衣少年迈出去的步子又折回,从背后握着女孩的两只手帮她把风筝稳住,女孩扭头看着少年,一副认真的样子,语气笃定,嗓音清脆:“赫,你不用去了,也不用和他比,放心吧,那个叫韩晔的人肯定没有你好看!”

红衣少年顿时咧开嘴笑,英俊的眉宇间满是自得,将方才那些男孩的怂恿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笑道:“婧小白说是,那就是。”

十年过去,司徒赫已经不认识韩晔,而韩晔就站在护城河畔的垂杨柳下,不远不近地听着别人或好或坏地评价他,他没折身离开,也没像十年前那般自讨没趣地道一声:“可以带我一起玩么?”

他们会不会嘲讽地看着他,然后再次嗤笑反问:“谁让你姓韩?”

十八岁,只剩下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连少年时懵懂无畏的性情都丢了。他如此羡慕司徒赫和婧小白的时光,不用与任何人相比,他在她心目中最好看。

十九岁,红衣女孩贸贸然闯上鹿台山,她才刚来一个月,却日日去后山偷听他吹笛,又每每因此耽搁时间致使晚课迟到,而被罚扎马步担水锄草……反正,师门内不轻不重的惩罚她都受过。然而,她屡教不改,照旧还是每日都去后山,一直坚持了半年,他吹笛子时她都在。

女孩太执着了其实很招人烦,尤其还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他烦了她,不再去后山,她也不纠缠,只是日日清晨给他送上一盘从后山新摘的果子,鲜艳而甘甜,或者,摘一支新鲜的碧桃花插在瓶中,摆在他的窗台上。

鹿台山上的岁月真漫长,与遥远的北郡府凛冽的寒风呼啸不同,与盛京潮湿繁华的热闹也不同,他每每推开竹窗,瞧见的都是活泼的生机,或一抹躲躲藏藏又小跑而去的红色身影。

春、夏、秋、冬,分明的四季由一个女孩日日送来,她的眼睛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致,看着她每日送来的东西,便会知晓时光走到了哪里,山上开了什么花,叶子是否已黄了。

然而,那天早上,他推开窗却没看到她送来的任何东西。窗台上没有,地上也没有,一片空空落落。

他垂下眼睛,捏紧腰间的笛子,不知是怅然还是自嘲,勾唇笑了。

那么小的女孩,没有了耐心,自然也就不再来了吧?何况,他从未给过她任何回应,她心灰了也说不定。脑子里突然便忆起那年在盛京的护城河边,她对司徒赫说:“赫,你不用去了,也不用和他比,放心吧,那个叫韩晔的人肯定没有你好看!”

其实,那个叫韩晔的人……

也从未觉得自己有多好看,他从未觉得他的外貌值得赞美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