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1/4页)

能够说得清楚,陆辰不去问孙子昭,他也没有说,只是偶尔会神秘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而陆辰对于西北五州的掌握力度,似乎也非常地具有信心,这一点,孙子昭有点着急,但是陆辰却并不急,孙子昭不问陆辰,陆辰也不说,反正就是心照不宣,偶尔对视一下,各自心中都有数,反正就是不说,大家心里都懂,然后就等着看结果了。

其它诸侯国,乃至朝廷,都异常的忙碌,忙着去拉拢西北四州以及南七州,俺是陆辰和孙子昭这一边,却完全不是这样,看得月少婷他们都是一愣一愣的,不知道这对君臣在搞什么鬼?

而两大诸侯国,为了能够拉拢西北四州,以及南七州,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提出联姻。

由诸侯国的郡主或者贝勒王子,甚至是王爷,去草原上提亲。

而公子明,也有不少可以娶到皇家千金小姐的机会,但是他似乎并不为所动,根本就不接受。

五大势力,四路大王,瓜分整个中原近百个大州,相互成为掎角之势,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差不多三年的光景,而这个时候,距离百年之期,已经超过了两年。

在这近三年的时间之中,五大势力,四路大王,一直都没有再发生过较为巨大的摩擦。

朝廷无力收复诸侯国,以及东七州,而其他几大势力,也彻底地偃旗息鼓,没有再蚕食朝廷的地盘,以及向前推进,而是沉寂了下来,安安稳稳的搞发展,稳定自己的内部。

在东七州,陆辰和孙子昭,已经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把整个东七州治理得犹如铁板一块,非常的稳固,老百姓安居乐业,对于孙子昭的仁政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蓟州博阳省,蓟州是东七州第一大周,位置处在从西边进入东七州的入口上,博阳省就在蓟州中央,陆辰和孙子昭,已经把行政搬到了这里。

孙子昭最早以前,是在渔阳办理事情的,不过因为渔阳太过靠近海边,风景虽然优美,但是地理位置太过偏僻,不怎么适合用来做行政中心,后来,在陆辰的建议之下,搬到了清河城。

后来陆辰主张扩充版图,实力向周边推进,顺利地拿下整个东七州,之后,陆辰再次建议,把行政中心改到了博阳省,便是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陆辰、孙子昭,以及手底下的核心大将,重要人员,基本上都在这里,算是聚齐了。

博阳省之所以成为陆辰的首选,原因很简单,博阳省两江汇聚,有一条隐藏得很深的龙脉,一般人可能看不到,但是陆辰通过人数,却可以看到。

如果把行政中心搬到这里,便是可以得到龙脉的庇佑,恩荫子嗣后代,保固百年江山,千秋大业,全系于此,非常重要。所以说,陆辰的建议,孙子昭无论如何也要采纳。

经过这几年发展,的确,东七州发展非常的平稳,非常的富裕,再加上陆辰以及自己手底下的能人,当然,是指那些具有独到经验,以及看法的人,可以帮助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百姓生活水平的能人,而不是只知道打打杀杀的修炼者,这是两码事。

另外,之所以选择博阳省城作为行政中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博阳省城池坚固,那种程度,就连陆辰都没有想到,雷光跑都无法击穿,简直是骇人听闻。

博阳省城小是小了点,大概只有大周京城的一半,可能一半都还不到,但是它却无比的坚固,成为了一个特色。

第三百二十五章称帝

但凡外人一提起博阳省城,首先想到的不是因为它多么繁荣,以及有什么历史文化之类的。

博阳省城的出名,完全就是因为它太过坚固,城墙真的很硬,那种程度,差不多抵得上整块的青铜了,意思就是博阳省城的城墙,就是一块完整的青铜,坚固程度可想而知。

而究其原因,乃是在大周王朝之前,东七州是另外的一个小国家,当时并没有怎么发展,经济较为落后,和中原九州虽然相望,但是并不互通。后来大汉王朝朝东边扩张,企图一统东七州,却被当时的东七州国主,下令修建了博阳省城,用坚固的城墙来抵御外敌入侵。

这种技术,不知道是如何施展的,反正是用石灰、糯米,以及一种石头粉末混合在一起,揉捏脚板之外,用来填堵城池砖墙的缝隙,久而久之,干了以后就坚固无比,刀枪看卷刃了,也休想伤它分毫,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陈麒麟的雷光跑,都无法轰开它的原因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陈麒麟听说这个事情,还是暴跳如雷,说什么也不相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