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齐央说的这个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整顿北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呢?几年之后都是很有可能的。

“你是不是想的太远了一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何况慕容复现在对大哥可是心有怨念的,不可不防啊!”

现在也只能顺藤摸瓜了别无他法,可如果真的找到了人,又是一件麻烦事,杀了吧毫无意义又是多此一举。

如果不杀被朝廷发现了,慕容复如果说了什么,白肖就是自己打脸甚至可以殃及池鱼。

说到底这慕容家的事就不能沾,沾了就头疼。

“先盯紧许撵吧!如果真的有问题再说。”

姜棣真是南山一只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竟然著了一本书推恩志,有推恩于民的意思。

里面都是利民的文章,姜棣先是让百官传看,最后才呈给姜衍的。

推恩志上记载的可不是什么夸夸其谈,而是切实可行的那种,姜衍就是再昏庸,也不会在这方面做出阻挠。

就把推恩志传送到了地方,让各方府衙施行,姜棣是既赚了名声也得了民心。

推恩志这本书籍,白肖也看过,辞藻非常的华丽,但内容却朴实无华非常的贴地气,比如说怎样种地有好的收成,比如说怎样染布更上色,比如说牲畜有病了如何应对。

书中都是有记载的,连白肖都感觉获益良多,更不用说底下的百姓了。

此时姜棣的威望,那真是远超其他皇子了。

姜展以前付出的那些,还不如姜棣著的一本书,应了那么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齐央看过书之后,却来了一句,“好深的心机啊!”

“利民的好事,怎么就成了心机了?”

“这本推恩志,分为上下两册,也就是南北之分,里面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大部分的言论都是可行的,好书的确是好书,但这样的书籍没有几年的工夫是著不出来的。”

“做好事就是做好事,就别往心机上扯了,如果每个夺嫡的皇子都这么做,大齐的百姓有福了。”

这次白肖还是要说一句公道话的,姜棣的确是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

齐央:“大哥,我没说姜棣再做坏事,我说的是这本书是如何来的,里面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乡野地方,一个在洛阳韬光养晦的皇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些,而且为之准备了这么多年。”

“那只能说明姜棣在地方上有些人了。”

“有些人吗?从书上来看这些人可是贯穿南北,这些人总不能都是乞丐吧!四皇子在地方上的势力很大。”

一个皇子想得到储君之位,那肯定是要在皇帝面前求表现的。

姜棣这样反其道而行之,也不是不行,只是太过冒险了吧!

这种事弄不好,跟造反就没什么区别了,“齐央,这些好像都是你猜出来的吧!并不作数。”

“这可不是我猜出来的,而是出于我对三师兄的了解,他干的出来这种事。”

本来谁当太子储君,白肖并不关心,但现在白家参与了,白肖就不得不担心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一百六十九章 初进‘宫’

熙春街,在洛阳城中,算是一条比较特殊的街道。

一进入这里就有一种笔墨香,有卖字画的,有卖笔墨纸砚的,更有直接卖书的。

凡是读书人需要的东西,在这条街道上都能找到。

要说同行是冤家,但在这熙春街上却完全体现不出来,别说是竞争了,各家店铺连个叫卖声都没有。

显得非常的清静,这在繁华喧闹的洛阳城中是非常难得的。

在这里从来没有宰客的事情发生,从来都是物超所值的,也就是读书人追求的以诚待人。

就是因为这份诚信,那些文人墨客才会喜欢聚集在这里。

白瞿来到了这里,寻求心中的平和,就在刚才他看见了白肖,白肖还是跟以往一样不修边幅,哪怕是做了官也一样。

白瞿心中出现了些许怨恨,为什么父亲不给他机会呢?却要栽培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黄门侍郎他也可以做,而且肯定会比白肖做的更好,白瞿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那种嫉妒让白瞿感到憋屈,熙春街是平时白瞿最喜欢来的地方,可现在他看哪里都不顺眼。

白瞿突然被撞了一下,多年的孔孟熏陶,让白瞿没有骂出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