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上就算完成了。

这是一个风俗习惯,几千年传下来的,算不得什么封建迷信,因此即便是李想在前世的时候,每年过年都要请神送神。

不过请神要到傍黑天,现在才大年三十的上午,还早呢。因此一大家子开始忙活起家务事来。

在这个时候,按照规定,年三十这一天不放假,放假都是从初一开始,不过,一般的单位只要不是很忙的话,基本上都是在三十下午就开始放假。因此三十上午,在李想家忙活的除了大舅妈和老妈这两个长辈之外,李想的老爸和大舅都在上班。

大舅妈是因为年满五十了,所以在前年就退下来了,这时候企业退休人员对岁数的要求很严格,女工人是年满五十退休,女干部是五十五,男工人是五十五,男干部则是六十退休。大舅妈上班的时候就是一普通女工,也没有干部身份,因此五十岁就退了下来。

至于李想的老妈,因为大学里早就放假了,因此老妈也跟着放寒假,自然是在家。

大姐苏然虽然已经上班了,可她是在邮电局的机房工作,是属于三班倒的工作,年三十这天整好赶上她下夜班,明天初一早晨上早班,因此她能和一家人过一个团团圆圆的大年夜。

在大舅妈和老妈的带领下,六个人开始包饺子。其实年三十包饺子,每家有每家的习惯,有的习惯在吃完晚饭之后看着电视包饺子,有的人家则是下午包饺子,而李想家,在姥姥的的影响下,都是每年的年三十上午就开始包饺子。

馅儿有四种,一种是韭菜肉的,一种是韭菜木耳虾仁的三鲜馅儿,一种是白菜肉的,最后一种则是鲅鱼馅儿的。

前三种馅儿平时吃饺子的时候都能吃到,可这鲅鱼馅的,这年头还就真的很少人吃过这种饺子。

这年头还不像几年后饺子馆到处都是,因此这年头身在内陆城市的人吃这种鲅鱼馅儿饺子的人还就真不多,最起码老妈和大舅妈他们就没有吃过这种馅儿的饺子。

前世李想就特喜欢吃鲅鱼馅儿的饺子,因此这次也是李想动手准备鲅鱼馅儿的饺子。

其实这种饺子关键就在于调馅儿,只要馅儿调好了,包出来的饺子味道就一定不错。

头天李想在市场上买了两条大鲅鱼,年三十一早,李想就开始忙活这两条鲅鱼。

化冻后,将这两条鱼剖开,洗干净了,然后将里面的大刺剔除。像鲅鱼这种海鱼,身上的刺很少,就是一根主刺,因此很好剔。

将剔除鱼刺的鱼肉剁成鱼蓉,然后放在一边,再拿一块肥猪肉过来,同样是剁成肉泥,然后将剁好的鱼肉和猪肉放在一起使劲搅,当然是要顺着一个方向搅,然后边搅边往里面打清水,差不多半斤水打进去之后,这肉馅儿就算是搅好了。

然后把切好的韭菜放进去,再搁点儿盐、味精,就可以包饺子了。

虽然比较麻烦,可前世李想做这个早就已经轻车熟路了,因此尽管只是他一个人忙活,可很快也就把饺子馅儿弄好了。

至于包饺子这事儿,就轮不到李想和苏华了,剩下的四个女士包饺子足够了,尤其是大舅妈擀饺子皮儿,那才叫一个绝!

普通人家擀饺子皮儿都是一个一个的擀,可大舅妈擀饺子皮儿那是一下子就出俩,就好像电视上演的那些专业包饺子的表演的绝活一样。

事实上,大舅妈退休前,就是燕京市某个大厂的食堂工作人员,这擀饺子皮儿的绝活儿,就是她在食堂上班的时候练就的,因此每年过年包饺子的时候,都是大舅妈一个人负责擀饺子皮儿。她一个人擀出来的饺子皮儿,三个人包刚好能够赶上擀饺子皮儿的速度。

至于李想和苏华,两个人则开始忙活中午饭。这年三十的中午饭虽然不如晚饭那么丰盛,但也算很不错了,八个热菜四个凉菜,李想主厨,苏华在一旁打下手。

原本这主厨的活儿都是老爸中午早回来一会儿来干,在老爸回来之前,李想和苏华就将需要下锅的菜配好了,然后等着老爸回来下锅。不过元旦的时候李想露了一手,因此在大家同意之后,今年年三十的主厨就变成了李想。

前世李想的厨艺锻炼的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就是比起一般小饭店的厨子都不差,因此对于这种活儿,李想到是不怵头。

等老妈那边的饺子包的差不多了,大舅和老爸也回来了,趁着一家人拾掇吃饭的家伙事儿,李想很快的将配好的菜下锅煸炒,很快,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肴就端了上来。

中午吃饱了饭之后,大家伙儿午休了一段时间,起来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