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新的mpeg-2技术,老姜同志很明智的没有再去过问,但vcd技术老姜同志问起来可就是毫不犹豫了。毕竟刚才李想也给他看过精简版的vcd设计资料了,这本身就说明李想并不拒绝和他老姜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而对于老姜同志研发的vcd技术,李想也是很上心,毕竟对于老姜同志的了解,李想仅仅是凭借前世的记忆,而且就算是这些记忆,也大都是道听途说来的,至于老姜同志在这个时候到底把vcd技术研发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李想也不是很清楚。

听到李想的问话,老姜呵呵的笑道:“播放器的设计,我这边还没有开始研发,主要是研发资金不太够,不过我现在已经将vcd碟片研发出来了。”

“噢?姜总的速度很快啊!这种vcd是什么技术指标?”

老姜很是骄傲的说道:“我们现在研发出来的这种碟片,是采用铝制音膜和聚氯乙烯塑料保护层制作而成的,这种材质可以以二进制数据的形式来储存我们所需要的视听文件等资料。这种碟片成形后是一个环形的,中间的内圆半径为0。75厘米,外圆的半径是5。75厘米,碟面的宽度是5厘米。在采用了老孙他们公司提供的mpeg压缩卡和市面上的cd-r/rw刻录机和相应的编辑软件以及驱动程序之后,就可以在这种vcd碟片上刻录相应的视听文件了。”

老姜点燃了一根烟,深吸了一口继续说道:“因为是采用cd-r/rw刻录机来进行刻录的,因此vcd碟片的最小凹坑长度和道间距都和cd是一样的,最小凹坑长度在0。834微米,道间距为1。6微米。根据这个数据,一张碟片刻录好之后,大概能容纳650mb——700mb的文件!”

李想点了点头,知道老姜所说的这些数据正是vcd碟片的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前世李想早就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因此倒也没有什么惊讶的。

不过老姜同志看到李想那波澜不惊的脸庞,心中可就有些不服气了。要知道,这种vcd碟片可是他经过好几个月的研发,投入了大笔的资金才研发出来的。要是按照正常的刻录方法,没有mpeg压缩技术,那么这么一张碟片最多也就能刻录二十秒长度的视听文件。可是在采用了新的压缩技术之后,一张碟片刻录的视听文件,足以支撑播放74分钟!二十秒和74分钟,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可眼前这个小伙子怎么就不感到惊讶呢?

李想也是个细心人,看到老姜同志那有些不满的神色,立刻就意识到人家这是在向自个儿表示不满呢,当下笑着说道:“姜总,其实我也用我所研发出来的这种压缩技术搞了一种碟片,我所研发的这种碟片,在规格上和姜总的这种碟片有些差距。”

“噢?那李总说来听听!”

“用我的这种技术研发出来的这种碟片,大小和材质基本上都和姜总你研发出来的那种碟片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我也是采用市面上的cd-r/rw刻录机进行刻录,凹坑长度和道间距以及碟片容量什么的也都差不多,不过我采用了我的新技术的算法,可以让这种碟片在清晰度上超过您的那种碟片。”

一谈到这种技术性的话题时,老姜同志就会容易着急,这可能是搞技术的人的一种通病。果然,理想这话一出口,老姜同志就不干了,大声嚷嚷道:“这不可能啊,我的这种碟片也是才研发出来没多久,而且绝对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碟片了,李总你的碟片怎么可能超过呢?”

李想笑了笑,也没有和老姜同志去争论,而是问道:“姜总,您研发的这种碟片用的是什么算法?视频码率和音频码率能到多少?采样率能有多少?在pal制式和ntsc制式下,分别能有多高的清晰度?”

这种数据已经牵扯到vcd碟片的核心数据了,不过老姜同志还是毫不犹豫的说了出来:“我们研发的这种碟片,采用的就是mpeg-1的算法,视频码率能够达到1150kbs,音频码率能够达到224kbs,采样率是44~100hz,在pal制式下,能够有352*288的清晰度,帧数为25帧/秒,在ntsc制式下,清晰度可以达到352*240,帧数为29。97帧/秒!”

李想点了点头,说道:“我的碟片的算法呢,是采用的我自己研发出来的那种新技术,视频码率能够达到2800kbs,音频码率能够达到32——384kbs,采样率一样,都是44~100hz,但我的碟片在pal制式下,能够有480*576的清晰度,帧数同样为25帧/秒,在ntsc制式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