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精兵千人来投。此二人本是曹操之族兄弟,武艺过人,兼且兵法战策亦是颇多精熟,曹操大喜,尽收入帐下,引以为心腹。

不数日,又有曹氏兄弟曹仁、曹洪闻曹操以大义起兵,亦是各引了千余兵马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曹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自此曹家八将算是一下子聚齐了四将之数。

中平六年十二月,就在少帝死后不足一月,曹操矫诏遍告天下,号召天下各路英雄起兵勤王,共同铲除董卓、匡扶汉室。

诏书曰:“操等谨以大义遍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帝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奉行。”

檄文出,天下响应。天下共有十九路诸候起兵响应: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铀。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马,共计18路诸侯。当然我们这里得加上齐郡太守方宁这一路,算是凑上十九路人马。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尽往投洛阳而来。

第三更到!!求金砖,求收藏推荐啦!!有金砖的朋友还请扔我快,没有收藏的朋友,还请收藏一下,谢谢啦!

………【四十二 斗将孙文台】………

且说方宁这位齐国相,如今亦是年方十五六,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之时,而对于一位穿越众来说,参加讨董会盟自是颇为相往的。

不管是为了去捞些声望,亦或者只是纯粹的为了去看看这种天下会盟的场面而长长见识,更或者是为了满足于一个穿越群众的穿越情节,反正不管怎么说,留方悦,孙乾看家,方宁此次亦是亲自带兵三千,着大将太史慈,孙礼,韩浩,蒋奇皆随军而去,算是也为这些年青的将军去长长见识。

只带了三千兵马去,相比于人家动则上万人次的部队,方宁自是不好意思单身上路,好在也是方宁运气,正行间,确是遇上了方宁的老相好,徐州陶谦部,路上又约上了北海太守孔融部,一时间三路大军并行于一处,倒也看不出方宁这小家子气来。

嗯!!!……当然,套句方宁地话说,哥只是个打酱油的,可不管事!哥只带手下这票小弟来见见世面。免得窝家里都成乡巴佬了,至于去跟董胖子那家伙死磕。嘿嘿!!!谁爱着谁去,哥可不管。

赚上了陶谦与孔融这两位大公无私又有钱的主,以方宁的性子,又哪里肯放过人家,粘糊着就随人家一路径往洛阳而去。

如此行行复行行,一路上有孔融与陶谦这二位能吹嘘生事的主,方宁自是不会寂寞,占着郑玄弟子这个光环,倒也让方宁插科打诨的勉强凑合着热闹。只是每次里,在孔融与陶谦二人相论的时候,方宁都是做听众的多,说话的时候少……以方宁那半桶水都算不上的水平,不想被人笑话,自是要少开口为妙。

如此直至初平元年正月,众诸侯才算是陆续皆至洛阳城外,各自安营下寨,连营二百余里,不可谓之不壮观。

曹操做为东道主兼此次讨董会盟的起人,自是命人宰牛杀马,先行的大肆庆贺一翻,大会诸侯,以便商议进兵之策。

此时,十九路诸侯,分列两路,占着孔融与陶谦二位成名大儒的光,方宁这幼小子倒也占着个不错的位置。

杯影交错间,有反董二号份子河内太守王匡起身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