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操咬牙切齿不已,当下恨声道:“陶谦纵兵杀我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当荡尽徐州,方雪我心头之恨。”

这种事,虽明知不可以,但曾所谓父仇不共戴天,更何况,荀攸,郭嘉他们刚新投,亦不好劝曹操。而跟随曹操日久的众大将,如曹洪,曹仁等人,可都是曹家近亲,老爷子被人给剁了,早想着领军去把这帮子人给劈了,那还管其它。

当下曹操着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众将尽随曹操杀奔徐州而去。

曹操凶猛,又兼得有精兵二十万,大将百员,智谋之士如郭嘉,荀攸之流更非陶谦能敌,一时,兖州大军在徐州横行无阻,一路直逼彭城而去。

徐州牧府内,陶谦正与众将商议,当如何以御曹操,说起来这事也怨他陶谦多事,若当初不去讨好那曹嵩,想来也就没这事了,只怪当初鬼迷了心窍,非要去整这么一出来,如今好了,人家直接打上门来了,还怎么个弄法。

“曹操领大军二十万,势难敌挡,此事皆由我起,我当自缚往曹营,任其剖割,以谢其心头之恨,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见得陶谦一副自怜自哀的模样,堂下众人皆暗自哂了哂嘴,你当你谁啊,当初想讨好人家不成,如今惹得一声骚的,又在这闹死闹活的,整着自己一副大义为百姓着想的样子,你做给谁看呢?早知如此,你又何必当初呢?再说,人家曹操明摆着是要吞我徐州,你以为就你那二两肉,人家看得上啊,这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你去与不去,还不都一个样。

实在是有人受不得这龌龊,确说帐下有一人列位而出道:“府君久镇徐州,若府君相招,众百姓感念府君恩惠,必愿效死力以守城。今曹兵虽众,然我城内军民一心,曹操未必能即刻得破我城。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某虽不才,愿施小策,以克曹操”众人大惊,不想徐州何时出了这么一位了得的人物,众人皆一脸惊容的看去。

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当下献计于陶谦道:“青州牧方宁乃当世英雄,且其有雄兵二十万,上将千员,足以挡曹操,某与之相善,今愿亲往齐郡,求其尽起兵而来援;更闻平原相刘备乃当世人杰,其有义弟二人皆当世猛将,可挡曹操,若二处军马齐来,操必退兵矣。”

此亦不失为一个好计策,陶谦只得从之,遂写书二封,一封与了糜竺。复又问及帐下谁人敢去平原求救。帐下一人出列应声愿往,众人视之,乃广陵太守陈珪也,陶谦自一翻勉励后,遂亲自率众守城,以备攻击。

每日三更,第一更到,嘿嘿!求推荐,求金砖了!有金砖的还请扔我几块,小山在此说声谢谢了!!

………【六十五 坐而长叹】………

六十五坐而长叹,脾里肉生矣!

至中平二年间方宁走马上任为齐国相后至初平四年为青州牧来,历时九年,中间虽经过讨董会盟这种大战役,但青州在方宁的努力下仍是日渐昌盛,不得不提的是方宁集团自从有了徐庶这位三国级智囊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如今的方宁,经得兖州一场大战,正自在家里好好消化着兖州那一场大战的胜利果实,倒也颇显得无所事事起来。

齐郡太守府内,方宁、徐庶、孙乾、方悦、关统、关平、孙礼、太史慈、韩浩,史涣,于禁,蒋奇,韩猛,典韦,令虎,方悦长子方标,次子方平一众文武相对而坐,在这夏日里,偶尔有些凉风吹来,倒是颇见爽快,为方悦、徐庶众人满上了酒,众人倒也知道平日里方宁无甚架子,也不以为意。

轻啜了口酒,方宁叹道:“据传前些日子,下邳有阙宣者,聚众数千人,制旌旗皇辇,自号天子。唉!如今这大汉朝竟是以糜烂到如此地步,这随便一阿猫阿狗的跳将出来,聚上些流寇,立个山头,亦敢自号天子,吾辈堂堂天朝上国啊!”

“唉!”在做众人无不感到伤心,自高祖建国以来,励精图治,那是何等荣光。只是这大汉朝是乎总是一代不如一代,自高祖后,大汉朝已是再无名君,大汉朝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更是出现了王莽这种大逆不道之辈,幸而天佑大汉基业,出了刘秀、刘彻这两位大汉龙兴之帝,更是让大汉朝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然则,所谓盛极而必衰,到如今,大汉朝自董卓之乱后,威信已是降到了最低点,已是名存实亡矣!

“据闻,徐州牧陶史君以令手下大将曹豹出兵平叛了。”不想看到眼前这种沉闷,年轻的孙礼出声打破了这种平静,如今年方十九的孙礼,虽然从军以有十来年,但看上去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