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却说,济南国,太史慈受了方宁之命,引大将于禁,韩猛,小将关平领大军五万,屯守济南国。

济南国,左有济水为依,右有泰山余脉为靠,若紧守住历城,济北国一线,可谓是高枕无忧矣。

太史慈本就是员不可多得的智勇双全的大将,史上三国里,曹魏方评个五子良将,蜀国也有个五虎上将,若是按着这种分法,那么在吴国亦排上个五子良将,程普若排第一,那么太史慈必为第二。(个人认为其三当属吕蒙,因为他智勇双全,其四应该是甘宁。因为甘宁也是位不可多得的猛将,更是不可多得的智将,三国志孙权传里就有说,魏有张文远,吾有甘兴霸。可见甘宁之勇猛与智慧,应该也是同张辽一样的智勇双全形。而排第五位的,却是不好说,本来若按勇武,当属周泰,可是周泰太笨,只能做将,冲锋陷阵,不能为帅。其实还有一位合适的是孙韶,可是孙韶属孙家人,入不得这榜。剩下的如徐盛,蒋钦,朱恒这帮子人都差不多,实在不好把谁扔第五位上。各位如有什么意见也可表在评论上告诉我。)

我们这里且说回正事,且说,太史慈虽年少,但在徐庶这位国士级的人物调教下,也是早早的名了兵法要旨,行军打仗皆算是一把好手。

当下着了于禁领着一万兵马,屯驻于东平陵这个济南国的治所,关平如今还是个小小孩子,战场上刀剑无眼,太史慈自然是不肯带的,遂一并让他留在了于禁身边,也好帮衬着于禁点。

太史慈自领了四万大军,与猛将韩猛,以最快的度,奔赴于历城。

历城,南依泰山,北临黄河,自古就有“齐鲁邑”之称,固守此次,整个济南国可安。其战略意义,可想而知,可谓是得天独厚,非比寻常的。

历城,非比莱芜那种小城,那绝对是坚城一座。太史慈与韩猛二人,领着大军,一路急赶,总算是在第三日黄昏前赶至历城县外,待得进了城,接过防务,一切分兵而定后,早已是月过中天之时,匆匆分派下去,众大军休息以准备明日大战。

第二日,晨,待得太史慈爬将起来之后,确见得这历城外,不知何时,却稀稀拉拉的下起雨来,这让太史慈大感意外,昨夜入城之时,见得天空上还是月明星稀,不见有半分要下雨的样子,却不想这才隔着半夜间,到得早上爬起来,这天却是莫名其妙的下起雨来了。这早春的天气,还真是没个准的,特别是像这靠近黄河边的历城。

轻轻地吸了口早春的清新空气,倒背着双手,太史慈倒是难得的有闲心,在营地里转起圈儿来。

忽忽悠悠间,在城墙上转了一圈,检查了一下防务,又向着军营里走去,正走着间,确忽然闻得远处传来哄然的叫好声。

太史慈不由的来了兴致,在这大战将要来临的时候,整个历城早已经戒严,即便太史慈早下贴出了安民榜,可整个历城内仍然是人心惶惶的,这会却见得这军营口处有着叫好声,不由得大是好奇,却也来了兴致也朝着前边走去,只为一看个究竟。

拔开了人群,往里一看,确好玄没把个太史慈气着了,你道为何,确见场中一彪形大汉,立于场中,使一柄军中制式长刀,正与三五个小兵在捉对儿撕杀着。那彪形大汉你道是谁,不是那韩猛又是何人!

你说你一个百人敌的大将,跟帮子膀大腰圆的汉子比比力气,那还让人家有些胜数,可是你却跟人家使刀,那三五个小兵仔哪能近得了他身,这般耍法,也存粹只为找乐子而已。

当下太史慈没好气地笑骂道:“伯登(韩猛字)大清早无事,却又在这耍宝了。”

抬头一见竟然是太史慈,那韩猛不由得哈哈大笑不已,反对于太史慈的笑骂,全不当一回事儿。

挥挥手,打走了那几个壮汉,却见得韩猛侧过身拾过一双铁戟,一把便扔给了太史慈,嘿嘿然笑道:“子义老弟,我可是等你很久了,你看我连你的双戟都为你准备好了,还不下来与我痛快地打上一场。”

“……”双手接过韩猛扔过来的双戟,太史慈直接无语。

要说这韩猛,本是韩馥侄儿,在冀州,当初韩馥还是冀州牧的时候,可是号称冀州第一猛将的,即便连张颌在勇武的名声上亦是屈居于其下的。

后来袁绍占了冀州,按史上韩猛本是投入袁绍帐下的,可是现在有了方宁这只小蝴蝶,自然是把个韩猛给扇了过来了。

韩猛擅使的武器亦是把刀,同蒋奇一样,乃是比较常见的厚背开山刀。

韩猛同蒋奇一样,都可谓算得上是个武痴,当初在青州,四兄弟同聚在方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