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后面略写前面详

第五章·布局与谋篇(1)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五、布局与谋篇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也称之为布局、谋篇。

立意、构思好了,就可以进行布局、谋篇。由于已经打好腹稿,知道那里应该浅写,那里应该详写,就可以搭架子、列提纲了。就可以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分段,怎样安排层次。就象做衣服要区分种类,是男衣还是女衣——主题,要有布料和针线——材料,还要缝纫——做。缝纫就是文章的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要有创造性,思路要清晰,严谨。要善于观察,文章结构安排要合理,层次要分明。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怎样锻炼思路》一文里曾经说过:“要文章的结构好,必须求之于思路。要思路清晰严密,必须善于观察事物,能够理解和认识事物。只有从锻炼观察能力和理解、认识的能力入手,才能培养起既活泼而又精密的思路;只有培养起这样的思路,写文章才会有好的结构。”

安排文章结构应遵循的原则:

(1)文章的结构要能正确反应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文章的结构一般按照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来写。如果开端有序幕,结局后还要尾声,。就形成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样一种形式。

由于文章的某种需要,可以把尾声或结局提前,但下面还得按照事件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的发展过程来写。

鲁迅文章《祝福》就是先写结局。祥林嫂死了……然后再写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来表现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表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一步步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过程。

(2)文章的结构要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

必须反应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符合认识规律。

(3)文章的结构要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形式。

诗歌;分行、分节。

戏剧;分幕、分场。

文章;分节、分段。

记叙文;是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来布局。

论说文;是按所议问题的内在联系来布局。

鲁迅说过:“方法不妨各异,而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正艺术。”

布局、谋篇要有创造性,要思考,要大胆创新……

(一)层次和段落

层次,是把文章的内容展开的次序,即部分、意义段。为表现主题服务。

段落,是体现文章层次的文字单位,即自然段。

1。层次

(1)记叙文的层次安排

(1)按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安排层次

(2)按空间位置的变换来安排层次

比如周定舫的散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就是这样布局成篇的。有时间推移的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变换是一至的,也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安排层次。比如《长江三峡》《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3)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安排层次

比如《飞夺泸定桥》

(4)按照人物的活动来安排层次

比如《再见了,亲人!》《小英雄雨来》

(5)按作者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层次

比如《荔枝蜜》

(6)按材料的性质分类安排层次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论说文的层次安排

(1)并列地安排层次

这种方式是把各层次并列地安排起来。比如《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它的层次是并列的,并列的层次可以根据文章的要求颠倒排列。即后面的可以安排在前面排列,前面的可以安排在后面排列。

(2)递进地安排层次

这种方式是把层次步步深入安排下去。比如《种子的力》这种层次的安排方式是有逻辑关系的,因此,该前的即前,该后的即后。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3)有总述有分述地安排层次

这种安排层次的方式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分别予以分析,最后总括起来加以综合。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我主张……”(先提出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