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1/4页)

张文荣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打火机,吧嗒一声将打火机点亮,堂屋里一下子亮了起来。

“去。把门打开。”张文荣又使唤张加根。这一回张加根很主动,连忙冲了过去。这门是他们的后路,后路断了,那可就糟糕了。

一阵风吹起,打火机微弱的火焰一下子被风吹灭。张加根脚下被绊了一下,直接倒向了大门,一头撞在大门上,大门是往里面开的,所以这一撞虽然撞得轰轰响,却并没有将大门撞开。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一撞,堂屋里有什么东西倒下,带倒了一大堆的东西。一时间棍棒挥舞,打得张汉高、张文荣、张加根三个小贼哭爹喊娘。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将村里人吵醒了。于是一个个拿着手电往张叫花家里走来。等到打开门一看,三个倒霉的小贼已经昏迷了过去。至于房屋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就连张汉高、张文荣、张加根三个倒霉蛋自己也不知道。村里人倒是拍手称快。张德春见张叫花家也没有什么损失,狠狠将这三个人骂了一顿,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三个倒霉蛋在床上躺了将近一个月,才能够下地走路。以后说起张叫花家,就浑身发抖。

天亮了,梅子坳不平静的夜晚终于结束。而远在省城三湘市的张满银张叫花祖孙则漱口洗脸,准备外出。他们今天要参加茶叶评定会,心情颇为紧张,一大早就起了床。

………………………………

第228章 此茶非凡品

过来参加评定会的茶品基本上都是已经经过了初选,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当然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一些部门推荐过来的,一般不需要经过初评,直接参加这一次的评定。评定一般没有太严格的评定标准,不过为了维持评定委员会的权威性,评定的过程一般还是比较严格的。等级评定,也还是会有一定的指标限制。这里面就会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规则。

张叫花与张满银应该是会场比较令人意外的组合。一个明显还是小学没毕业的小孩子,而另一个则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张满银穿了一身新衣服,但是这一身新衣服,在他身上总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古铜色的皮肤,满脸的沧桑,粗糙的皮肤,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他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当然,会场的人会以为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茶农。

要不是夏国喜来的时候说了,他们只需要坐在会场里听就行了,不用发言,张满银真的不敢过来。

“老先生你好,你们也是来参评的么?”坐在张满银祖孙旁边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很温和地问道。

“是啊。”张满银连连点头。

这个中年男子是资江茶叶厂的厂长赵金元。一听张满银说话,就听出来张满银是资江人。

“你是资江人?我好像没听说资江还有别的茶厂过来参评了啊?您是哪家茶厂的?”赵金元有些意外地打量着张满银祖孙。

“是啊。我们是新田县的。不过我们不是茶厂,而是一个园艺场。”张满银跟面前这个看起来像是领导的赵金元说话还有些紧张。

“园艺场?”赵金元大吃一惊,这个答案实在太出乎他的意料了,猛然一声惊呼,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赶紧向歉意地向周围的人示意了一下,然后低声问道,“你们是哪家园艺场?据我所知,资江市好像就只有资江市茶叶厂过来参评了啊。”

“我们是葛竹坪镇梅子坳园艺场的。是省里的茶叶专家让我们过来参加评定的。”张满银说道。

赵金元点点头,以为张满银是哪个茶叶专家的亲戚,走特殊渠道过来参评的。反而比之前更加热情。赵金元自然是想,结交好了张满银,说不定能够与他们的那个茶叶专家亲戚拉上关系。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赵金元自然不会因为张满银仅仅是一个不知名的园艺场过来的人而轻视对方。

张满银话不多,一直都是赵金元在主动发起话题。赵金元一直没搞清楚,张满银与张叫花两个人,起主导作用的其实是张叫花。谁让张叫花人小呢。

“小朋友,你也跟爷爷过来参加茶叶评定会啊?”赵金元出于礼节,跟张叫花说了一声。

张叫花点点头,“嗯。”

“你读几年级了?”赵金元又问道。

“一年级。”张叫花如实回答道。

“真厉害。你读小学一年级就能够参加全省的茶叶评定会了,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连区里的会场都没去过。”赵金元感叹道。

“下面有请,著名茶学专家凌育树先生介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