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够管得了他。

吴同安看不起这些村干部,他们说话粗俗,虽然他们的话糙理不糙,但是他依然是不太愿意跟他们说话,但是现在他却必须耐着性子,“话是这么说,咱们国家毕竟是还不够富裕,各方各面还需要八方支援。现在国家搞改革开放,国家要重点建设沿海城市。俗话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咱们老百姓也能够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老百姓做出的贡献,国家会记住的。大道理我不多说,梅子坳每年配合乡里的上交任务,乡里肯定记在心里,有什么好的优惠政策的时候,乡里肯定会有限考虑梅子坳。我这可不是说空话,马上就要下化肥指标了,我肯定会特别拿出一部分来,给梅子坳村。”

这个年头只要有钱就能够买得到化肥。但是每年都会有一部分有平价化肥指标下来。吴同安说的就真是这一部分。

涂春林也连忙说道,“吴乡长每次在乡里开会的时候,都是特别向着梅子坳村。”

“涂专干,你要是每年少在梅子坳拆几座房子,我就要烧香拜佛了。我说你该罚款就罚款,你不拆别人的房子你会死啊?现在梅子坳的人喊我喊什么?狗腿子!娘的!我就跟抗日片子里面的汉奸一样的待遇了。”张德春一直没给涂春林好脸色。涂春林一开口,直接把他呛了回去。这个时候,张德春也不怕得罪了这两位。过了收粮谷这季节,这两位又会是趾高气扬。

不过牢骚归牢骚,事情还是得做的。粮谷是正命当行的,迟早都得交。还不如趁着现在谷仓充实,把上交粮交清。

张叫花正在家里睡午觉的时候,张德春带着吴乡长与涂专干上门来催粮谷了。

“叫花,呷饭了没?”张德春倒不是去张叫花家催粮谷的,而是顺便进去坐一坐。

张叫花揉了揉眼睛,“没呷饭我能睡得着么?怎么?就催粮谷了啊?”

“你怎么知道?”张德春有些奇怪。他可什么都没说。

“乡里的干部不是催粮谷会到村子里来?我娘又没生二胎。”张叫花没好气地说道。

张德春噗嗤一笑,吴同安与涂春林脸上有些尴尬之色。不过他们倒也不会在意一个孩子说什么。

“你爹娘冒在家,但是你还种了一亩多田。要交粮谷的,你晓得么?至于交多少,你到时去问你爷爷。”张德春说道。

“晓得。”张叫花点点头。

“你就是张叫花啊。我可是早就听说你了大名。”吴同安对张叫花比较感兴趣。梅子坳园艺场跟资江市茶叶厂有合作,整个新田县的人都晓得。吴同安又怎么可能不知晓?

“嗯。”张叫花点点头。

“听说你炮制的竹筒黑茶味道特别不错。”涂春林眼睛有些放光。

这下张德春有些不高兴了,他可是知道那竹筒黑茶的价钱,很精贵的东西。涂春林这么说,明摆着就是打黑茶的主意,没等张叫花说话,抢先说道,“叫花,我就是过来随便看看。还要去村里到处走一走。这粮谷没交上去,心里着急哩!”

………………………………

第288章 主意打不得

在农村里工作很清闲,也没有多少油水可捞,毕竟农村都这么贫困。下乡来弄一点土特产回去,就成了他们下乡的一点小激励。梅子坳搞出了获得省里金奖的茶叶,自然梅子坳的竹筒黑茶就成了葛竹坪镇乃至新田县的特产。

吴同安与涂春林的家都在城里,亲戚朋友知道他们在一渡水乡工作,自然就会说起:你不是在葛竹坪镇工作么?那个竹筒黑茶不就是那边的特产么?能不能搞点竹筒黑茶来尝尝啊?谁不知道竹筒黑茶贵啊?但是谁都下意识地觉得,你在一渡水上班,难道还搞不到一点免费的竹筒黑茶么?

还真搞不到,一渡水乡的干部还没人从梅子坳园艺场搞到了竹筒黑茶。有时候到梅子坳来,想到园艺场转一转都不行。里面几十只赶山狗,还没到门口就给赶山狗给撵得满天飞了。而且还不敢对园艺场****招。因为那里可是资江市茶叶厂挂了牌的。

还没开始,赵金元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梅子坳园艺场的门口就挂了个牌子资江市茶叶厂梅子坳茶叶产生基地。而且,这园艺场是梅子坳村集体财产,一渡水乡就是再胆大包天,也不敢对梅子坳园艺场下手。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在一渡水,只要不是那种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才会不知道这个梅子坳园艺场的小老板有个在新田县公安局上班的伯伯。而且那个伯伯对这个侄子可是上心得很。

“德春支书,你怎么这么急着走啊。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