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这年头,村里人都在往广东跑,回来的信里面都是对大城市的夸耀,还有每个月通过邮局寄回来的费款。已经让平静的山村思潮涌动。

张文荣与张汉高都没有搭话,安静了下来,他们也同样开始憧憬外面的生活。但是如果出去,就不能在张叫花这里做事了,也不能跟着张叫花学功夫了。但是这年头功夫不能当饭吃。张叫花虽然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工资,但是年轻人谁愿意一辈子窝在这穷山沟里啊!

“你们想出去的话,明年也跟着大伙去广东吧。留在梅子坳没出息。”张叫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三人的身后。

“叫花,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村里这些人。只知道往广东瞎闯呢!”张加根慌忙解释。

张叫花笑道,“你慌什么?你以为我是小孩子不懂这些道理?从我爹娘去广东的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村里人迟早都会跑出去。趁着现在年轻不跑出去,难道像我爷爷他们老人们那样一辈子守在这个山窝窝里?你们不是每天看电视么?外面发展那么快,我们梅子坳还一直是老样子。你们也趁机出去。功夫不能当饭吃,你们出去了,也可以功夫。这一阵我把梅山桩功都教给你们。你们到了外面有力气就练练。”

“叫花,其实我们在园艺场挺好的。你不是每个月还给我们发工资么?干嘛要跑到外面去那么辛苦?”张文荣有些言不由衷。

“算了,别说这些废话了。你们要是甘心守在园艺场喂野猪,我反而看不起你们。别人能够在外面闯荡出名堂,你们为什么只能窝在园艺场里?到外面去闯闯也好,外面的世界大,眼界也更宽。别在我这里窝着了,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到外面去的。我爹娘说不定将来会回来接我到广东去呢。到时候,我要是走了,你们还守在这园艺场干什么?喂一辈子猪么?”张叫花说话行事越来越不像一个八岁的小孩子了。但是在张文荣几个人的眼中,却并不感觉惊奇。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么一个小妖孽。

这一下,张文荣几个没说话了,他们的内心是矛盾的,走与不走,难以抉择。虽说他们比张叫花大,但是他们也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少年而已,面临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择,如同能够那么轻易地做出决定呢?

留?真的能够无视大城市广阔天地的诱惑么?同龄人已经开始从广东不断地寄钱回来。他们也不想一辈子窝在园艺场里打猪草喂猪。

走?虽说园艺场的日子清苦了一点,但是这里的日子也是他们人生之中最精彩的一段日子。学到了真功夫,用自己的劳动与汗水挣来自己的荣耀。他们已经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同这个小了他们十来岁的小屁孩建立了一种奇怪的关系。如同师徒。如同家人。怎舍得啊!

“不说话,我就当你们同意了。你们别担心园艺场。村里人又不是全部去广东了,总有愿意留下来的。有什么事情,我请他们来干就行了。现在野猪也基本上不用怎么去管了。还能够帮我去翻地呢。你们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你们先出去闯一年,要是没出息,在外面混不开,园艺场里也不少你们一份吃的。要不别等过了年,现在就走,不是正好有回来搞双抢的准备去广东了么?你们就跟他们去。我爹娘说广东到处都是厂子,现在过去随便都可以找到事做。你们都上过初中,有文化的更好找工作。我爹小学都没上完,都能够进厂呢。”张叫花帮张文荣三人做出了决定。

“这也太快了吧。要不我们还是等过了年再过去。”张文荣一时间还下不了决心。想通过这一段时间缓一缓。谁知道小屁孩想一出是一出的?

“等什么等?既然心里有了主意,就要下定决心去做!练功夫的事情,你们能够坚持就坚持。这世道,功夫终究当不得饭。”张叫花决定了的事情,谁也没办法改变。

于是过了几天,张文荣几个就收拾起行囊去了广东。

张文荣几个一走,园艺场一下子只剩下了张叫花一个,一下子感觉空落落的,心里突然感觉特别伤心,稀里哗啦的大哭了一场。张叫花都不明白自己哭什么。是因为张文荣几个的离开呢,还是以为好久都没见到父母了。

哭完了,张叫花坐在园艺场的坪上,一个人独自看着天上闪烁的繁星。

张满银走了进来,搬了一根凳子坐了下来,拿起烟杆吧嗒吧嗒地抽起旱烟来,抽了一会,才开始说话,“文荣他们几个都去广东去了?”

“今天早上的车。我没去送他们。”张叫花偷偷地用衣袖把眼睛里的泪水擦干净了。

张满银也假装没看见,知道这个满孙跟别的小孩子不一样,还爱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