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袁博朗黑着脸不问,李延年也就不说了。两个人一路到雅前殿的院子,刚进去,便见到雪地里有几个人在扔雪球,到处是女子娇笑的声音。袁博朗定睛看了看,是皇帝裹着厚厚的貂皮大衣,在跟几个宫女打雪仗。太监们都侍立在一旁,有的还为皇帝搓着雪球,皇帝一个对一群,玩的不亦乐乎。

袁博朗叹口气,看来这个皇帝也是挺闲的,丝毫不知道危险的来临。

花集安班师回朝,那或许意味着顺朝另一场内斗的腥风血雨。

小太监见到袁博朗和李延年进来,紧忙拉了拉皇帝的衣袖,皇帝这才注意到门口那边过来两个人。登时脸上变得很扫兴,拍了拍手上和身上的雪,马靴踏着厚雪走过来。

“臣李延年拜见陛下!”

皇帝还没走近,李延年便在雪地里一跪到底,恭敬地像个初见皇帝的草民。袁博朗皱眉,谁都知道顺朝君臣之间和顺,除非是朝议,不然见了皇帝不需要下跪行礼。

小人!袁博朗心中骂了一句。

“李爱卿起身吧,是有什么重要的事,需要你和袁相一起来见朕?”

小太监拿来了厚重的棉布给皇帝擦手,皇帝接过手帕擦了擦手,见到手上一片通红,很自然的一笑,但见到面前两个大臣,脸上的笑容登时又暗淡下去。

“皇上……”袁博朗抢先一步,本来他想说跟李延年不是同行。

不过李延年语速更快,抢白道:“陛下,臣这里刚收到一份从北方传来的密信,特地来呈交给陛下您御览。”

袁博朗再皱眉。

密信?如果真是急件,这李延年会这么不紧不慢,要等到六台衙门议事散了以后才送来?就算是边关的急件,那也不应该从户部呈交,而是从兵部。户部名义上是负责大军的行军开销,但是个朝臣都知道,现在花集安征调军需根本没通过长安城。

“哦?”皇帝也发觉事情好像不对,道,“那李爱卿就念念吧,朕就不看了。”

“这信原本不是密信,但臣看过之后发觉事关重大,这才拿来给陛下您御览。陛下还是亲自看的好。”

李延年说话时特地看了袁博朗一眼,好像是说这信不能让袁博朗知道一样。

袁博朗终于忍不住内心的火气,道:“既然李尚书都看过,那还叫什么密信?皇上说的话不好使?”

“不敢,不敢!”

李延年告罪道,“这信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边军在西域征调了一批粮食。当中好像略有一提,说是有……前锋将军的消息……”

话说完,皇帝手上拿着的棉布直接落在雪地上,连袁博朗也惊讶地看着李延年。有点不敢相信他说的是事实。(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一章 风雪长安城(中)

“师傅……他还活着吗?”

苏彦问出这句话,觉得不太合适,于是只好将脸转向别处,问了好像没问一样。

李延年道:“陛下,前锋将军是生是死,现在无人知晓。”

袁博朗瞪了李延年一眼,既然你连他是生是死都不知道,还跑来乱说,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谁都知道新皇对刘文严的情感是很复杂的,既敬重,又希望早些脱离管束展翅高飞。

刘文严死了对新皇来说才是解脱。

“唉!说起来有多久没见过师傅了。”苏彦看着雪景,感慨道,“有四五个月了吧,他走之前就是匆忙跟朕见过一次,朕也没去送他,谁曾想,走了就是有半年,恐怕再也见不到了。”

袁博朗拱手道:“皇上请节哀。”

苏彦惊讶地看了袁博朗一眼,道:“袁相,难道你不希望师傅他还活着吗?”

李延年还拿着那封信,苏彦想接过来看看,终究还是没接。

“去年下雪时,朕在徐州城里,外面也是这样的大雪,朕好想出去玩一会。但朕却没有那样的心情,师傅他说要来,可怎么等,师傅终究还是没回徐州城。师傅他欠了朕一个承诺。”

苏彦说到这,脸色也稍微悲泣了些。

“可师傅还是帮朕平定了天下,让朕的皇位稳固下来。他是大顺朝的功臣。”

听到这些,袁博朗觉得不爽了。

刘文严有多擅权那是人所共知的,令袁博朗耿耿于怀的是当初刘文严干涉新皇选妃。将他认为将来最好的皇后人选给替掉。而现如今的皇后孙小鱼。说到底就是个花瓶摆设。根本不足以母仪天下。

现在新皇在那缅怀过去,他有意见也暂时不适合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