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 (第1/4页)

成见,孙小鱼是贤惠,但缺少辅佐皇帝的才干,最多算是苏彦幕后的女人,这点跟苏彦的母亲大相径庭。

刘愈笑道:“轩姨客气了,直呼在下姓名便可,当不得侯爷之称呼。”

“刘公子客气了。”轩姨没再坚持。抿嘴一笑。又看了眼一直不做声的司马璇儿。笑道,“妾身还有事去安排,暂且先不作陪。”

轩姨很识相,早就猜出刘愈跟司马璇儿之间“有什么”,选择了回避。

等轩姨离开,只剩下刘愈和司马旋儿两人,司马璇儿显得更加局促,似乎有些手足无措。

“司马小姐已许配了人家?”

司马璇儿稍微一愣。同时也看了刘愈一眼,此时她才稍微镇定下来:“公子切莫误会,是小女子的母亲和姨娘,总是张罗要为小女子选夫婿,小女子便梳发,不让三姑六婆为此张罗。”

刘愈淡淡一笑道:“原来如此。”

刘愈跟司马璇儿聊了几句,主要是问了一下司马璇儿这几个月来在长安城的生活。司马璇儿在得到刘愈的接济之后,已经从台前转到幕后,一来可以继续追求她舞蹈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为歌舞教坊培养新的舞女。将歌舞事业传承下去。

这说着,隋乂近乎是一头撞过来。兴奋道:“嘿,刘兄台,你不知道,最近歌舞教坊来了新一批的犯官之女,那真是一个比一个水灵,一个比一个漂亮,要不要进去一起看看?哈哈。”

在司马璇儿面前,隋乂说话也是毫无避讳,司马璇儿螓首微颔,听了当作没听见。

刘愈问道:“歌舞教坊为何多了如此多犯官之女?”

“这我上哪知道。”隋乂道,“可能是最近犯事的官员比较多吧。”

隋乂跟刘愈出征,都是久不在长安,对长安城一些事情有些孤陋寡闻,但刘愈却提前收到长安城这边的风声。新皇在这几个月内整顿关中各城的官场,主要拿去年大旱兼大乱做文章,只要在赈灾和平叛中不利的郡县,从郡守往下到县尉,无一幸免。等于是将关中各郡县的官员做了一次清洗,这场牢狱之灾也曾让关中一度陷入混乱。

苏彦在收权,在赶走了齐方和张无诸的戍卫关中的军队之后,官场也需要一次清理,以完成一朝天子一朝臣。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发配为乐籍的犯官女子很多,关中本就为富庶之地,官家基本也都豢养着歌女和舞女,姿色才艺都不差。

刘愈点头道:“不妨一同进去看看吧,司马小姐,可是能为我们介绍一下?”

要说刘愈这个要求已经十分过分了,毕竟司马璇儿是良籍,也就是俗称的良家女子,她在歌舞教坊不过是谋份差事,这份差事已经让人很不齿了,现在刘愈竟然让她进去帮忙介绍舞女,就跟挑选舞女没什么区别。

不过司马璇儿却没有显出不高兴的意思,反而淡笑点头道:“小女子愿意为公子引荐。”

于莫是歌舞教坊的少监,也就是这里的最高管事人,太常寺的官,基本跟朝廷的官吏没什么干系。于莫虽然芝麻绿豆官,但他守的是肥差,旁人来巴结他还来不及。京城的达官贵族,谁家想有表演,或者是想纳个美妾,少不得要给于莫塞点银子。

于莫也甚少像今日这般殷勤。

后堂,歌舞教坊的舞女本来在换衣,换到一半已经有人紧忙通传所有的舞女出去列队。到了外面,刘愈隋乂和李糜就好像三个指挥官来检阅军队,隋乂兴奋在前,只要被他点到的女子都要一会到宴会厅陪酒。

刘愈站在一旁,看了看,这些舞女说是美,但也没有那种令人看一眼难忘的女子。

司马璇儿略带凄哀叹道:“公子,其实有几位并未在此列。”

刘愈讶异道:“为何?”

司马璇儿解释道:“这几名舞女,身姿优雅,一看就是出自大家闺秀。宫里边却传出话,这几个女子不得公开露面,似乎要送到宫里去。”

刘愈点点头,司马璇儿哀叹的原因大概是为这几个女子的命运坎坷,自家已经落难,还要被人驱使命运。不过刘愈也有几分不解,既然这几名女子是犯官之女,照理说是可以送到皇宫去当宫女的,要送到歌舞教坊来,再转进宫,为何要这么麻烦?

刘愈问道:“司马小姐可是知道那几人来自哪家?”

刘愈不问姓名,是因为刘愈知道,这年头的女子很少迈出闺门,她们的名字也是很难为外人道。他就是想知道这些家族背后会不会有什么牵扯。

司马璇儿摇摇头表示不知。

刘愈只好将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