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郡主说,她很敬佩王大人。朝中正因为有像王大人这样的官员,才能很好的约束了其他官员。才有的吏治清明,百姓才会有好日子过。对于王大人说参她的事情,我们郡主说,她一点都不介意。王大人能这么光明磊落地告诉郡主她,她为敬佩大人的磊落。她也可以理解王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你并不知道详细情况。郡主还说,如果她真做了祸国殃民的事情,你参她,也是该的。并不能因为她身份贵重,是皇亲国戚,就不做惩罚。大齐的律法,人人都要遵守,就算是她为贵郡主,也不得触犯。王子与民犯法,当按照律法一样判处。我们郡主还跟王大人解释一下说,她之前是有准备大批购买粮食的打算,不过不是为囤积。而是想用一个便宜的价格买大批粮食支援一下灾区,帮着皇上出一分力。只是后来也不知道是谁传扬出这个事情出去。郡主没办法了,只得求助皇上了。”

说得王御史激动不已,直说郡主高义。这话传扬出去以后,温婉在清流之中的名声,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养和殿

“不错,看着是挺实诚,以后好好当差,下去吧。”看着跪在地上的年轻男子,皇帝轻轻飘过来一句。年轻男子应了旨,就出去了。走的时候还打了个晃。

“传曹垠来见朕。”一个太监立即出去传旨了。

“记得温婉第一次见朕的时候,可是没有一丝怯意,就在下面一直打量着朕。朕叫她,她就抬起头来看着朕笑眯眯的,看着就亲切可爱讨人疼。哪里像他们一样,好象朕能吃了他们似。”皇帝现在心情不错,难得说两句轻松话。(温公公低着头,心里想着。话说,皇帝,第一次见着温婉的时候,那孩子还是一副猪头样吧)

温公公面上却是非常感性地说着 “郡主是皇上的亲孙女,乃是皇上的嫡亲血脉,对皇上又是一片孺慕之情,又怎么会怕皇上。郡主对皇上的孝心,老奴看了都感动着呢。”

皇帝听了,嘴角上扬。温公公看得出来,皇上此时心情很好。不过皇帝很快又皱起了眉头“那丫头,为什么宣她进来不来啊?”

温公公笑着在一边解释说“贵郡主一知道皇上把郑王人命为钦差,担心的要命。说要找一个什么方子,现在在府邸里,差点没把府邸掀一遍,挖地三尺。”

皇帝有些好奇:“这丫头,做事向来不按照常理去推测。这会找什么方子?”

温公公很实城地摇头表示着也不知道。这时,外面传话太监禀报着道“皇上,曹大人来了,在殿外等候。”

皇帝听了曹垠的话,沉吟了片刻“此事就算了。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全天下的官员全都当温婉为表率,就太过了。国库里是没银钱,但也不至于让百官没饭吃。至于那些写了捐献银钱的人,如果家里实在是有困难捐献不出来,写一份呈情上来。可以酌情减免一半的。也不能为着灾区,让官员全都过着没饭吃的日子。”

曹垠点头道“皇上仁慈。”

皇帝倒是居功劳“呵呵,这也是那丫头说的。估计着是怕得罪的人太多。不过那丫头说得确实是在理。你下去办吧”

按照皇帝本意,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充盈一下国库。可是想想温婉的话,也确实在理。没得因为灾区,让百官以为他这个皇帝有趁火打劫难,传扬出去,他这个皇帝也是备儿没面子。

年轻男子一走出大殿,就摸了摸额头的汗珠,一阵风吹来,打了个冷颤。这才惊觉,全身都湿透了。忙急匆匆地跟着前面的小太监,回了衙门。几个同僚纷纷走过来问,抱歉地说着得先换下衣服。

大伙看着他全身湿辘辘的样子,会意地笑了笑。等从里间换了衣服出来,面对众位同僚的询问,苦笑着“哪里有什么感受,一看到皇上,我两腿发软,全身哆嗦。皇上一说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好在皇上宽厚,没治我个御前失仪。”

“皇上就是看在郡主的份上,也不会治你的罪,说不定还会给你升官呢。”旁边同僚半是羡慕半含酸地说着。

“我刚才听说了,本来几个大人商量我们每人要捐五百两。不过皇上下旨意,家境不富裕的,视自家情况而定。小官吏,没人捐献一年俸禄的一半。”其中一个人匆忙走进来,告诉了这个最新的消息。这消息让很多人松了口气,要真捐这么多,可不就得卖房卖地欠钱了。

尚堂回去以后,也没有跟温婉提这件事。只是跟温婉说,今天皇上召见了他,把他吓得七魂出窍了。温婉听了直笑,表示着,外公没有那么吃人,挺和蔼可亲的。对她非常地亲切。

“就你觉得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