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 (第1/4页)

“他远道而来,后方又不稳,主公只需要派兵驻守,如此他不战自败。到时候他败了,必得花数年时间重新巩固后方不可,而主公则可以趁机一统青徐,扩大实力!”

自从袁绍先后败于兖州,幽州,青州之后,袁术麾下的谋士略有收敛,不敢再明争暗斗,毕竟袁绍在败的话,他们也就会跟着遭殃了。

许攸起了个头,一众谋士纷纷发表意见,大致的意思都是判断刘辩骄傲自大,目光无人,让袁绍抓住机会,一举挫败刘辩。

袁绍也很是高兴,一众谋士意见难得没有分歧,他在不必苦恼要听谁的。心中也有了主张,下令道:“令张领兵两万守井颈关,让颜良率令三万兵马屯兵牧野一带,坚守待命。汉军奸诈不得出战,我军只需坚守不出,过些时日他后方必乱,到那个时候我军趁势追击!”

袁绍难得英明一回,放下的命令也都是正确的,若是刘辩真的急于攻打冀州,面对袁绍定下的策略,可能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是他想错了刘辩的想法,刘辩并没有骄傲自大,也没有想要即刻攻打冀州。

正在此时,审配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袁绍见审配行色焦急,不悦道:“正南行色匆匆是怎么了,我喊你来商议正事,怎么来迟了?”

“主公,城内粮价奇高,百姓争相购买粮食,好生怪异啊。”审配连忙说道。

“今年收成不好,又传来刘辩要攻打冀州的消息,百姓买些粮食,以防不测,很正常嘛,有什么怪异的!”袁绍不屑道。

确实,黄巾造反席卷冀州之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粮价一度上涨到数千一石。可以说非常不稳定,这个时代重未有人故意操控时常,实行商战,袁绍不放在心上很正常。

并且刘辩以动兵为代价吸引袁绍的注意力,让冀州放下对市场的监控。袁绍也懒得管理这些他不放在心上的小事。

“可是主公……”

“正南啊,不要管这些小事了,你这是因小失大,如今刘辩狂妄自大要攻打我冀州,这是我冀州的机会啊,一但打败刘辩,我冀州必然乘势崛起。你是冀州望族,还有许多事要你去办呢!”袁绍摆了摆不等审配说完便打断了。

“诺!”审配点了点头,粮价提升却是很正常,平常抑制粮价也就是了。眼下还要对付刘辩,确实没工夫管那些小事。

若是无人推动,确实是小事,可如今四大商会带头疯狂收购粮草,一但袁绍不管,过不了几天冀州将会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然而因为刘辩故意虚张声势,吸引了袁绍的注意力,忽略了冀州市场上的变化,一场风暴在冀州悄然酝酿。酝酿到了足够的能量之后,必定要席卷冀州。

一连三日,整个冀州都陷入谣言当中,大道各个郡首府,小到县城,百姓蜂拥进入粮铺购粮。冀州的粮价也是一日三涨,几日过后,粮价上涨到数千一石。

第527章南北朝三大谋士(第二更)

接下来几天,整个冀州的粮价都陷入攀升状态,一日三涨,渐渐高达数千钱。有的穷苦百姓百姓实在没钱坚持不下去了,一石一石的他们买不起,只好按斗来买,能买多少是多少。

而四个商人也是发了狠劲,经管粮食价格持续攀升,四大商会还是调转着资金,安排人手购买粮食,在商会的带领下,百姓也跟发了疯一样的购买粮食。

整个冀州的县城,百姓在各个粮铺外排起了一条长龙,上至邺城一州的首府,各个郡的首府,下至县城,集市。无处不见买粮的百姓,甚至居住在城外农村的百姓也是如此。

整个冀州的百姓,心中只有一件事,买粮食!

各地还是不以为意,这么高的价格也买?你既然愿意买,我便愿意买!反正是赚钱,不少家大业大的世家抽出家中囤积的粮食拿出来卖。

冀州有一清河郡,位于冀州中南部,与邺城所在的魏郡隔着一个阳平郡。

清河郡内,有一显赫的世家,名叫崔氏,崔氏很有名气,从西汉开始到唐代,都是有名气的大族。三国时代的崔琰就是清河崔氏的,而唐代的五姓七望,世家中的顶尖家族,清河崔氏就是其中之中。

除此之外,南北朝时期,崔家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崔浩!

崔浩与王猛,张宾等三人,并称为南北朝三大谋士,崔浩智谋出众,料事如神,所言无所不中。

崔浩是三国时代魏国崔林的后代,崔林也就是崔琰的从弟,崔浩也属于清河崔氏的成员。崔浩已经在去年出世,正是陈庆之孤军深入破灭袁术所乱入的成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