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提高了不少。

吃过早餐,三人坐到客厅里去,聊起了正事。

这个时候,连志文对傅咏菡的态度已经好了不少,看起来甚至比蒲远还要热情。

他的态度之所以会变化得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傅咏菡在吃早餐的时候,对他做的那份早餐表现出了毫不掩饰的欣赏,让连志文心中的自豪感大为满足,那是看傅咏菡怎么看怎么觉得顺眼了。

仔细想想,这傅咏菡也就是一小姑娘,年纪跟他女儿也差不多。自己这一把年纪了,还跟这么个小姑娘斗气,也实在是太对人不住了。

虽然还不知道这小姑娘的厨艺到底如何,不过她的眼力实在是不错。光凭这一点,就比他那一堆教了多少年的徒弟都要强多了。

连志文琢磨着,要是傅咏菡能有配得上她眼力的厨艺,那他可就真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傅师傅,国际美食大赛和一般的比赛有些不同,它总共就一场比赛,算得上是一场决胜负。”作为过来人的蒲远向傅咏菡详细的解说道,“到时候比赛中也是会出题目的,而且这些题目对我们来说,往往都很有些难度。”(未完待续。)

第366章 垫底

“难度?”傅咏菡不解的问道,“什么意思?”

他们这些做厨师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做菜题目都很正常。而以蒲远和连志文的厨艺,能让他们都觉得有难度的题目……会是什么样子的?

蒲远和连志文对视一眼,苦笑道:“想来傅师傅应该也知道,这国际美食文化比赛,本就是西方人率先发起的,评委团里大多也都是西方人。这出题之类的事情,往往都是由评委团决定。而西方人向来对我们中华的烹饪方式薄有微词,出题的时候也是顺着西方的习惯。”

中华的菜系虽多,可很多东西放在国际赛事上,人家根本就不明白是什么。

比如什么大菜、家常菜,乃至于八大菜系等等,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也不关心。

反正他们出的题目也跟这些没有关系。

原本世界上共有三大菜系,中华菜系、西方菜系以及清真菜系。可在国际美食大赛中,出题人根本就不会考虑中华菜系,大多以西方菜系为主,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和清真菜系有关的题目。

会被拿来出题的这些菜系,对中华的厨师来说,本就是他们极少涉及到的地方。参加这样的比赛,他们几乎都可以算得上是以内行的手艺,去做外行的事情了。

听蒲远一通解释下来,傅咏菡算是明白他的担忧了。

不过这对她来说,其实不算什么难事儿。

西方菜系,她以前在御膳房的时候也见到过。

那时是有海外夷国使者前来拜访,宫中设宴款待。这样的大场合,向来都是傅咏菡亲自带人准备的。而夷国使者虽然为宫中美食折服,却也还是有惦记自己家乡菜肴的时候。

皇帝得知之后,心中好奇,特地让御膳房派人去跟夷国的人学习。傅咏菡那时的厨艺已是登峰造极,对那些自己没有见过的烹饪方式也有些兴趣,就亲自带人去了一趟,学了几手。

最后学习的结果是,傅咏菡告别夷国使者返回宫中的时候,那些夷国使者对她恋恋不舍,简直都恨不得能净了身跟她一块儿进宫算了。

到了现代社会之后,虽然傅咏菡一边忙着学业一边忙着开店,但是对西餐厅的了解也还是有一些的。雅皇酒店里面,除了洪功负责带领的中餐之外,就还有西餐菜系,由纪氏高价外聘来的西方厨师带领。

傅咏菡就尝过雅皇酒店里的西餐,手艺还算不错,只是不太合她的胃口而已。

也是因为她平时太忙了,根本就没想起要自己动手做西餐。所以不管是那些不了解她的人,还是她身边的人,竟然都不知道她对西餐也有很深的造诣。

蒲远不知道傅咏菡的底细,他觉得就算傅咏菡是个厨道天才,但以她现在的年纪,能把国内的几大菜系学个差不多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再多的,恐怕是没什么指望的。

“我和老连都参加过两次国际美食大赛了,上次的题目是甜点,上上次是烤肉。我们国内虽然也有烤肉,但和西方的烧烤方式并不相同,口味上面更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蒲远无奈的道,“我和老连都不擅长西方菜系方面的东西,这些年也想过多少去学一点儿好应付比赛,可是进展微薄,还不如不学。前两次比赛,我们都是照着自己的习惯来的,名次自然也很低。”

事实上,说名次很低,已经算是比较委婉的说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