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却远远的见墨子步履蹒跚,神情苍白,一手持钜子令、一手持金刚,缓缓的走将过来,嘴角却还是挂着一丝血迹。

墨子喃喃道:“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墨子也是大能之人,自不会输了而不认帐。但如此而输,怎叫墨子甘心?

孔宣望见了墨子手中的钜子令,想着刚才发生的一起,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当下慢慢站起来。缓缓道:“道友,你今日输给了我,很冤,但也不冤!”墨子惨淡一笑,道:“输了便输了,有什么冤不冤的!”

今日道教与玄木岛之争,要的本来就只是结果!

墨子又道:“贫道此战过后,自会回麒麟山苦修!未找到今日一败之原因。贫道再不复出山也!”

孔宣叹了一口气,道:“道友。你乃身在局中而自迷,你可知,完者即缺啊!”

墨子闻言浑身一震,想得片刻,只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墨子突然仰天长笑起来……

笑着笑着。两滴浊泪却是滑落下来。

孔宣也是心下戚戚。立在旁边,一言不发。

墨子回过身来。朝孔宣一拱手,只身形一闪,便向那虚空踏去。

隐隐间,有歌声传来,曰:“少年任侠气,混沌生心中;麒麟山上事,荒凉古道人。有墨十家法,欲与天争雄;一朝悟明理,长歌哭秋风!”

墨子此刻也是明了,自己输给孔宣,不是自己本事不济,不是墨家不如儒家,更不是麒麟印不如孔雀翎。

真正地原因,在于自己墨家的理念,过于完美无缺,达到一个“十”。

《易经》云:混沌化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三之数,是为九,以见其极多也。”

《黄帝内经》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而终于九焉。

“九”是最高数,超过九,就要进一位,又回到“一”了。

却是道祖鸿君当年身合天道,“天道五十,天衍四九,而遁去其一”。是故道祖天道之下,从无“完美”一说,皆有一丝缺陷,或者说,“完美”只是一个终极目标,而非现在的状态。

是以道祖鸿钧门下大弟子太清圣人太上老君做《道德经》阐述天道,也只能做“九九八十一篇”,盖因于此也!太上老君认为自己只能无限的接近天道,却永远不能完全的表达天道。

而墨子的墨家学说却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十大观点,轮转如常,过尤不及。是故在与孔宣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九大观点想持的最后阶段,败下阵来。

其实孔宣的儒家的九大观点,正也是九九归一,用来阐述第十大观点“德”也!却是只能将这“德”字观点而隐藏于九大观点中,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墨子当局者迷,当初为将墨家学说观点“完美”的表达出来,而取“十”,是以墨家观点虽也为地界人族必需,却是在立学说之初就决定了墨家学说之必然衰落也!

孔宣望着墨子远去地身影,只长叹一声,心知墨子怕是从此隐居麒麟山,改造学说去了!也不知墨子再出山将是何时!又能达到何种修为境界!

待得孔宣走下地界洛邑,玄木岛诸人皆是上前道贺,孔宣淡淡一笑。

玄都见己方已经输了一阵,心道若是再输一阵,那道教就得输了。当下也不犹豫,出列道:“道教这方,下一场就由贫道出列,却不知贵方派何人出列?”

玄木岛这边,本事最高的乃是孔宣,孔宣之下,便是云霄,其余者皆是按斩却一尸的准圣,怕是打不过斩却两尸的玄都。

竹灵向云霄行礼道:“此仗还请师叔先行!”

云霄点点头,微笑道:“自当年黄花山下,我倒几百年没有出手了,也好,今日就去会会我以前三清道门的大师兄!”

云霄上前一步,对着玄都道:“道友,你我二人也算是知根知底了!”

玄都倒似对云霄出战料定了一般,道:“云霄师妹,我先你斩却一尸,你却先我斩却两尸!今日也正好验证一番!”

云霄道:“云霄再非道教中人,师妹一称,倒也不敢担当!今日你我各为其职,却非以前之争了!”

玄都云霄二人拜在三清门下日久,千万年来,自也不少切磋之事!话已至此,多说无益。

两人衣炔飘飘,御风上虚空而去!

却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