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偶尔露峥嵘

首先,我要感谢家人对我写作的支持。

这是一部另类的国共谍战小说。也可以说是间谍的“后台物语”。

提起情报战,一般读者首先想到的是间谍、特工。扑朔迷离的身影,错综复杂的关系。或是身怀绝技,杀人于无形。或是屡建奇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国共情报战惊心动魄精彩纷呈,在各种各样文学影视渲染下,间谍更是笼罩上一层神秘的光辉。其实间谍中,除了极少数风光无限史册留名外,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的幕后人。而且,很少有人去关注间谍真实的生活,平常的一面。其实,间谍就像演员,舞台的精彩是展示给观众的,后台的冷清才是真实的人生。《谍·色》将焦点聚在那些潜伏的间谍身上,揭示他们的幕后生活。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有情的普通人,而不是冰冷的工作机器。他们并不遥远,他们就在你我之间,云深不知处,偶尔露峥嵘。

这是一部描写抗战后方的小说。

故事的背景放在桂林。在抗战年代,桂林是一个风云之地,是广西战时省会,甚至可称是中国西南的抗战中心。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设立,负责指挥长江以南第三、四、五战区的抗战。1941年,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即俗称的“飞虎队”)进驻桂林,战绩显赫。桂林也是*重要的统一战线战场之一。桂系与*一直有着明里暗里的联系。1938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设立,由人称“红*报王”的李克农将军亲自坐镇,在国共谍战史上增添了重要的一页。而在抗战胜利前夕,桂林以悲壮的毁城诠释了“焦土抗战”。桂林光复后,驻桂美新闻处发表言论称:“中国无任何一城较此次桂林所遭劫祸更甚者。桂林一度为广西之华丽城市,拥有五十万人口,兹已遭受严重之破坏,一如罗马之破坏迦太基者……日军已遗此城人民以永恒仇恨,此城之破坏实属残酷,且不必要……倘谓生命可自城市中驱出,则今日之桂林实已为一死城……日军横暴破坏之程度,甚于南京,可与考文垂、鹿特丹及里狄相比……”

这是一部关于人性、情感的小说。

《谍·色》以丁香、白兰、彩云、刘莉莉这四个年轻女孩的不同遭遇为线索,用凄婉缠绵的笔墨描绘出一幅悲欢离合、爱恨交织的情感画卷。八年抗战,对大多数中国普通民众而言,是漫长而痛苦的经历。他们为生计奔波,为理想奋斗,徘徊于生与死的抉择,浮沉于爱与痛的边缘。在越来越多涉及战争的小说影视中,人性与爱情被提拔到一个至高的地位。对人性与爱情的渲染,超过了对战争的直接描写。但真实的战争的残酷,远远超过虚构的小说影视里所能展现出来的。我们歌颂战争中的人性与爱情,但掩饰不了战争的残酷。真实的情形是:在战争中,人性是一面支离破碎的镜子,爱情只是一闪即逝的幻觉。

南木

2009年7月7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丁香与姚力,逃难(1)

“爱是恒久忍耐……爱是不嫉妒……爱是永不止息……”

神父看着眼前的两人,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真是奇怪的婚礼,没有鲜花,没有唱诗班,没有嘉宾。空荡荡的教堂里,只有他们三个人,连他都是刚从门口被拦回来的。

神父没有打开圣经,只是凭着记忆念着颂词,语气急促,一段段跳跃着。省略了那些繁复的仪式,婚约问答后便交换戒指。

“奇怪,刚才好像还在的……”姚力伸手在衣兜里摸来摸去,那戒指却不知什么时候丢了,他嘟囔着低头在地上寻找。

“谢谢。”丁香看到神父束手站在一旁,眼睛却不时瞄着后门,便笑着说,“你可以先走了。”

“主祝福你们,”神父在胸前划着十字,“主与你们同在,直到永远,阿门!”然后提着小皮箱从后门匆匆离去,似乎担心再有人来找他主持婚礼或忏悔什么的。

姚力依旧趴在地上寻找失踪的戒指,肥胖的身体在椅间爬来爬去,样子有些滑稽。那只是一枚金戒指,不怎么值钱,却是姚家一代代传下来的,有着特殊的意义。

“别找了,以后再买一个就是了……”丁香笑着说,心里却有些忐忑。戒指的不翼而飞仿佛预示着什么。

站在教堂门口台阶上,已经能隐约听到市区隆隆的炮声。

或许只是雷声,要下雨了。天边有些阴云在急速扩张,带着不祥之色,将城市上空笼罩。

连郊区都已经没有多少人了,而且脸带惊恐之色,好像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