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马嘎尔尼众人接受的款待不可谓不佳,甚至可以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正可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每天每顿十多道菜,住用的无一不是精品,从这一方面而言,清帝国的富裕又可见一斑,起码马嘎尔尼一行无法想象大英帝国的外交部对外国使节能有如此奢侈的接待费用予以挥霍。

紧接着他们进入北京城后,迎面而来的商业气息又令其震惊无比,铺石街道上挤满了人,商店、作坊和顾客繁多,处处都是兴盛繁荣的景象。商业,在清帝国的发展不可谓不繁盛,如此一来英使团一行对此番的目的愈发据有信心了,他们很高兴的看到相比起巴黎和伦敦,大清帝国的北京也有可与之媲美的商业气息。

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清帝国的确拥有好几个世界第一:第一的版图、第一的人口和第一的经济产值,但清帝国为数众多的老百姓是贫穷的,并不比中古时代的欧洲农奴要好多少。

据早先呈报给沙俄帝国女皇陛下的调研报告指出:清帝国目前拥有两亿人口,因此人均耕地只有可怜的两点四亩。人均两点四亩是什么概念?依照目前清帝国的生产力,一亩地的粮食产出甚至不超过一百斤两点四亩仅够糊口,何况这还是人均土地兼并已经使得绝大多数人低于人均的水平……

北京、广州两地的物价就奇高,一百斤米面的价格是一两半白银;一百斤猪肉价格是二十七两白银;一百米的棉布需要十二点二两白银。看起来这个数据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一户普通程度的农户一年的毛收入不过才只有三十五两白银。

也就是说哪怕这家人只有一家三口,每年光是填饱肚子就需要花费不下十两银子,偶尔沾点腥荤便是好几两银子的事,更别说还有各种税赋和摊派了。

所以清帝国的强盛是表面的,是国富民穷的,乾隆皇帝的国库年收入五千万两白银,那是建筑在数以万计的贫民难以养家糊口的基础上的。

乾隆当政十多年来年年大饥,或真或假,反正至少没有他自己标榜的那么繁荣昌盛。

而此时的英国使团,抱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正在以审视的眼光仔细观察远东庞大帝国内部的空虚。

八月初五,使团抵达北京驻地,乾隆皇帝特派礼部负责英国使节的接待工作,并委任宠臣和��巴�旖蚋涸鸾滔袄褚堑墓ぷ鳌0凑涨宓酃�墓呃��扛鑫皇艄�闯�急匦胫刺旃�瘢�簿褪侨�蚓胚荡罄瘢�词故鞘艄�墓�跚字烈餐��σ源罄裼Χ曰实邸�

然而错误的被当做属国的英国大使马嘎尔尼在此事上的态度却非常明确:他无法接受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

在英国人的头脑中,文明的国家外交应该是平等的,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使整个东方向英国开放贸易,并使英清两国建立条约关系。在他认为外交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自由贸易可以扩大生产、互通有无,提高就业水平,改善人类的整体福利。他们挺着腰板从大英帝国远道而来绝对不是为了给清帝国的皇帝陛下叩几个头的。

然而在此时的乾隆王朝,这是清帝国的人无法理解的观点,清帝国的财富是静态的,在他们看来贸易并无法增加人类的财富,无非是财富从某些人手中流转到另外一些人手中的零和游戏。清帝国对外部世界的利润向来不屑一顾,在清帝国的官员眼中,天朝的尊严是至高无上、凌驾于所有其他事务至上的。

英国使团拒绝行礼的消息震动了整个北京,朝廷的脸孔立刻转变。乾隆皇帝对此非常不高兴,他批注给礼部的说法是:由于礼部过于奢侈的殷勤接待,助长了蛮夷之地目无尊长的气焰。

自此,大英帝国使团和清帝国官员们的蜜月期到此结束。和��俅斡肼砀露�峄崦媸保�诔隽艘桓币醭恋牧成����壤涞�⒂锲�谅���吮硎镜酃�淖鹧希��欢先八挡⑶沂┭垢�砀露�嵋恍小:瞳|明确表示:若是不行此大礼,英国人万万不可能觐见皇帝陛下,如此一来英使团之行将极有可能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前期奢华的款待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使团餐桌上的菜肴少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也不再美味可口。其他丰富的用度供给也都减量一半,甚至居住的宾馆档次也大幅度降低:一切都在表明,整个清帝国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经过长达十多天的交涉,最终双方都退了一步,英国人同意单膝跪地、随众俯首行礼,而清帝国方也不再强求他们要把头叩击在地板上。

八月十三日,乾隆皇帝预订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节团,那天凌晨…使节团就从住地出发,从四点一直等到皇帝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