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你猪啊,睡了一天还睡!”方景煦坐在我旁边,毫不客气地敲我的头。

“熬夜写东西了嘛……”

现在是晚上6点,地点位于风雅楼的二楼雅间“惊鸿”。

“风雅”如其名,以格调高雅著称。即便是这样一个小房间,也充满了中国古典韵味。房中有古书,有琴,有字画,还有香炉袅袅燃着宁神静气的熏香,帘子的后面甚至还有两个古装打扮的女子低眉顺目地弹奏着古琴与琵琶……如此古色古香,置身其间甚至会让人产生穿越时空的谬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走进二楼的,必须要风雅楼认定的客人才行。

“是某对小夫妇利用了特权吧?”我“小声”地跟方景煦说着。

闻言,张清林和路栾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

“咳,吉吉,我爸好歹也是一市之长,如果在大厅里开席,难免有人会认出来。我们这是家宴,就不要有人来打扰了吧?”张清林颇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

我挥手:“行了,我知道。不过事先说明,我绝不打折。”

张清林连忙点头。

“不过,看在我们是熟人的份上,呆会儿你们吃到的菜全都是风雅楼第一大厨何爷爷的手艺,如何,很有面子吧?”我说。

“行行行。”张清林哪敢说不,可怜的孩子,平日里被压迫惯了。

“是吉吉想吃何爷爷做的菜吧?”路栾摇头,一针见血地点出我的主要目的。

“……今天天气真好啊!”

“……”

不一会儿,张市长和路伯父并排走了进来,两人有说有笑,后面跟着各自的夫人和小小的张清文。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看到这二人谈笑风生的场面,就立刻联想起“钱权结合”四个大字来……

“爸,妈。”张清林和路栾连忙站起来,两边都叫了一声。

等到二人停下来,我和方景煦又接过来:“伯父,伯母。”也是两边各叫了一声。

“好,好,几个孩子都坐下来吧!”这里张市长最大,他首先笑眯眯地开口。

他和后来电视上看到的不太一样,要年轻许多(废话),标准的知识分子打扮,幸好没有啤酒肚。

落座后,张市长不急着和儿子儿媳说话,先细细地打量我和方景煦。

面对大人物的注视,我呵呵傻笑,方景煦眉目沉静。

“人家说英雄出少年,果然一点没错。”片刻后,张市长笑着开口。我注意到他这句话是对着方景煦说的。

“而且是位俊逸少年,只可惜我再没有女儿可嫁了。”路伯父接口道,一副满意至极的样子点点头。

“呀!多好看的孩子啊!”张夫人像发生新大陆似的叫起来,我迟钝地注意到她这话是对我说的。

“吉吉,好久不见,你更可爱了!”崔老师更是将我夸个不停。

果然,每次都这样,我似乎比较受小姐夫人们的欢迎,而方景煦备受大人物们的青睐。

看来我有做花花公子的潜质啊……我有点不恭地放任自己的妄想。

结果,方景煦和我成了这场家宴的主角,在各自的小圈子内出尽风头。

“呵呵,小方的事我会关心的。”饭吃到差不多时,张市长水到渠成地来了一句。从修辞手法来讲,这句话使用了“双关”。

“我很看好你哦!”路伯父不甘示弱,意味深长。

不明就里的崔老师和张夫人也连忙附和丈夫。

受尽众人夸耀的方景煦波澜不惊:“尽己所能。”

好,好一个不以物喜!我悄悄地对他竖起大拇指。

吃完饭,我们坐着张清林的车子回家,先回我们位于盛世家园的房子。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阿煦,差不多也到我们搬迁的时候了吧?”

我八岁的时候,所住的社区因为城市总规划而被拆除,在一家五口挤在一个约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三个月后,终于搬进了宽敞的新居——当然,这种憋气的事在这个时空绝不可能发生了。

“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盛世家园18栋103室,你爷爷腿脚不好吧。”方景煦掏出钥匙开门,“我们两家还是邻居。”

“那就好。”

换上拖鞋进屋,新请的保姆小蔡正在擦桌子,见我们回来了,连忙过来帮我们提东西。

“安安呢?”我问。

“在自己的房间看书,很乖的。”小蔡憨厚地回答。

“我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