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晌�行⊙��枷胝�慰伪旧系姆疵娴湫汀�

但是,刘备,由于机缘的巧合,却成为被这个乱世改造成功的一个重要人物了,少年时代虽然有些龌龊,但是也是因为“*”而有幸没有被培养成一个书呆子,谯周的书读了不少吧,结果怎样?还不是给刘备那个白痴儿子打工?在中国,尤其是乱世,要想成大事,身上必须要有一些匪气的。

而且话也说回来了,同样是贪图享乐,刘备还是和一般的小流氓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代价有点高,但是收获也是不小,首先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回来一些成本,不至于被人骂做是败家子:当时的中山有两名比较著名的商人,一个叫张世平,一个叫做苏双,这两个家伙在战乱年代凭着胆识和眼光发了一笔不小的战争财,货累千金(表面看和吕不韦的档次差不多,但是年代不一样了啊,就像当年的万元户和现在的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当他们贩马贩到涿郡的时候遇到了带着一班豪侠小弟的刘备的时候来了感觉,“见而异之”,于是“多与之金财”,这下子不仅收回了之前光招小弟,结交豪侠的运作成本,还累积了后来*黄巾匪患的家底——不过,这笔钱是二位商人主动捐赠的,还是刘备带着小弟冒充城管打劫过来的就不清楚了,我持保留意见,历史,都是经过粉饰的,不能不信,但是也不可全信。

当然了,钱是小事,人才才是成大事的根本,在一系列的纸醉金迷生活中,刘备收获了两大日后的帝国政治集团重要支柱:关羽和张飞。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1—04:少年阿飞之刘备(4)

现在,究竟是谁成天的把桃园结义挂在嘴边?还不是影视里面的黑社会?那里面的老大哪个不是希望自己的小弟能够像关羽和张飞一样唯自己马首是瞻,一个个拼得肝脑涂地?

只是可惜,几乎所有的黑社会团伙遭遇的结局或者说曾经的经历中都是有一场或者几场火并的,不是这个X兴的老大被人做掉,就是那个X和会的小弟叛乱失败,被五马分尸。

因为这些所谓的老大从来没有想过,刘关张的结义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为的是一个什么目标,而所处的那个时代又是怎么样的状态;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个老大做的和刘备有没有差距,而是一味的要求小弟们对自己绝对的效忠,当然了,也不排除个别小弟脑后反骨太多。

其实,他们也更没有想过,桃园结义这个神话只不过是罗贯中老先生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在说书的时候费心编造出来的——亦或他们本身就不愿意戳破这个神话,以免自己的信仰支柱成为笑柄,从而使得价值体系坍塌?

不过,即使是桃园结义乃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按照历史事实来看,关羽和张飞也确实是做到了一个小弟的本分,当然了,抛却一些客观因素,刘备这个大哥也是不错的,同比之下,患难之中起家带有兄弟成分的政治集团千古少有,所以,历史上的刘关张集团,欠缺只是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结义形式罢了。

按照辈分来介绍,我们先来看看关羽吧,关羽的背景比刘备还要凄惨,刘备至少还有一个皇叔和汉室宗亲拿来意淫,还有一个好心的慈善家叔叔接济自己上学,而关羽就什么都没有了,偏巧自己以后又没有当上老大,所以自然没有史学家们绞尽脑汁的为他编造一个辉煌的祖宗(祖母)——关羽祖上八代贫农的历史事实就是基本确定下来了。

不光是贫农,关羽的底子也不是很干净,“亡命奔涿郡”,这个“亡命”二字足以说明少年时代的关羽其实是一个落魄的网上通缉犯,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关羽是除暴安良,得罪了当地的恶霸才被迫跑出来的——当然了,你要是说三国演义可以作证的话,我也没有办法。

当关羽跑到涿郡的时候,正好赶上刘备拿了两位红色资本家的钱财招募私人武装,于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关羽就迫不及待的加入进来,一开始应该是没有什么英雄相惜的成分在里面的,就是想填饱肚子而已,但是,关羽虽然成分不咋地,但是基本素质还是不错的,有着一技之长,于是,他很快凭借自己的武勇得到了刘备刘老大的赏识,和另一位嫡系——张飞一起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为之御辱”嘛。

下面这位小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张飞了,说实话,张飞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被罗贯中玷污了,但是也有一些地方被老罗给遮掩了,比如一开始张飞同志的社会成分,没有任何史籍资料表明张飞是一个颇有资财的小商户,作为刘备的老乡,史书一开始只有“少与羽俱事先主”,和关羽不同,近水楼台先得月嘛,所以这里做一个大胆的推测:一开始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