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是注定了不能独当一面,“为先主主骑”,安全部门首脑,近卫兵队长是赵云这一阶段,甚至是这一生的基本定位,当然了,这个并没有什么可耻的,罗瑞卿干的就是这样的活儿,不是照样跻身于高层?事实上,这种活也是最难干的,领导把自己身家性命都交给你了,你还想怎么样啊?这可是脑袋别在裤腰上的差事,如履薄冰啊,典韦们就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绕是曹操这样的牛逼人物都要如此走险,何况是百战百败的刘备了?

所以,没有多久,赵云的表现机会就来了,长坂坡是他的独奏时刻,虽说也是被后人末了许多的油彩,不过,即使是卸了装,那也是很精彩的,出水芙蓉也是一种美,真实的美。

18—11:长坂真相之赵云泡沫

长坂坡一战,严格来讲,并不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如果我们翻出一些老带子的话,国民党主力被击溃,其党羽玩命奔跑的一幕就发生在此刻的刘备军身上,但是至少人家还打了一下,而刘备呢,上来就跑,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这么一跑,自然会把队形给跑散了,而一些家眷自然会跑的慢一些,刘备呢,又是拿着那个跑起来不要命的主,尤其是抛妻弃子,那是有案底的,不止一次,所以,这次也是不例外,甘夫人、糜夫人,还有阿斗,都在乱军失散了。

刘备着急不着急不得而知,也许是束手无策吧,也是没有功夫着急,这就需要有人出马了。

这个人自然就是赵云。

“身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

这就是长坂坡赵云护驾的全部内容,老罗同志当然是没有节外生枝,不过浮夸了不少。

按照三国演义和民间流传的武力排行来看,历史上的赵云有点被低估了,演义中的赵云晓勇非常,号称常胜将军,被刘关张默认为四弟,民间的武力排行位列第二,仅次于吕布,陈凯歌的《吕布与貂禅》中很无聊的安排了一段吕布和赵云的单条,吕布还很伤感的说“我死以后你就是天下第一了”,基本上就是按照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来的。

但是在历史中呢?刘备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的老人,关羽、张飞不必说了,黄忠的名望比之关张差的很远,但是还是封为后将军,与关羽齐位,而且老黄忠也是很争气,定军山一役勇冠三军;即使是魏延,随自己入蜀,也被封为汉中太守(第一任)。

这都并非传统意义的嫡系,论起亲疏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都被刘备放在了合理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才干。

赵云呢?资格可是比这几个人老多了:“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随从,为先主主骑”。一开始赵云是公孙瓒的手下,此时才跟了刘备,不过这也算是早的了,如果真的是才华横溢的话怎么会只安排一个御林军卫队长的角色?

抛去资历再看本事,历来赵云都被认为是智勇双全,尤其是经过三国演义的吹捧打造,更是有如神人一般,只可惜,这只是演义。

首先来看勇,赵云之勇在演义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出场就和名将文丑拼的不相上下,文丑是否有演义中渲染的那么厉害暂且不说,至少二人的单条没有过,那次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以白马义从全军覆灭,公孙惨败,不复往日之勇而告终,没有赵云什么事,泡沫指数10;

长坂坡救主事件,历史上确实有,但是远没有什么“视八十三万大军如同草芥,斩杀上将五十多员”那样激爽,八十三万,老大,踩都踩死你了,而且哪来的八十三万啊,曹操用在赤壁之战的总兵力才二十多万,其中还包括了一半左右的荆州降兵,刘备跑路的时候,荆州刚刚归附,所以曹操根本就没有动用这部分兵力,再加上刘备的兵力屈指可数,为了追上,必然要减轻负担,所以追击刘备的军队只是一支不足万人的骑兵(虎豹骑),在广漠的平原上,有着十几万的百姓当肉盾,赵云捞出甘夫人和阿斗的难度系数大大降低了,至于什么五十多员上将更是夸张,人家赵云都没有说自己,你罗贯中吹什么啊,那叫上将啊?小卒还差不多,泡沫指数7;

截江夺阿斗以及与邓芝逆境退敌事件的确有之,但是没有什么好吹嘘的,所以罗贯中也没有作甚么大文章,只是编造了力斩韩家军一门以及曾经七进七出上演黄忠版阿斗,显得很是无聊业余,不愧为市井评书家也。

其实历史上的赵云就是以智略见长的人物,不过不是想象中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帅,而是心思缜密、颇有心计,甚至脑筋转的很快的人物。

第一次露脸的赵云还是在公孙瓒的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