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但是,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水患区啊,光有骑术和射术是没有用的,这几位老兄,都是北方将领出身,所以,没有一个会划船的,又赶上水大浪打,一个浪花打过来,船翻了。

慌乱之中,庞德连喝了几口水,又很丢人的弄丢了弓弩,眼看就要挂掉了的时候,结果被追赶上来打扫战场的蜀军擒获——不是周仓干的。

庞德和蜀军打了很长时间交道,白马将军嘛,化成灰也是认得的,所以,几个士兵十分兴奋的把毫无反抗能力的他押到了关羽那里,多大的功劳啊。

关羽讨厌的是知识分子,但是,对于有骨气的武将(这么说不是说读书人没有骨气)还是蛮敬佩的,庞德是一员猛将,虽然曾经射了自己的额头一下,让自己的单挑记录增加了不光彩的一笔,但是,那是两军对垒,再说了,这也显得庞德英勇啊,眼下,看着身为俘虏的庞德依旧傲然的面对自己,拒绝下跪,更是生出了喜爱之情,就想招降他。

你的旧主马超,还有哥哥庞柔都在我们这边,我看你是个人才,想用你为将,你看怎么样啊,还不投降?

关羽手下缺人,尤其是缺少能征善战的武将,关平也就是凑活着用吧,所以,他是想人都想疯了,如果庞德答应归顺的话,那么关羽是没有二话的。

但是,庞德却拒绝了关羽的好意,不光拒绝,还张口谩骂:呸!谁要投降?我主曹操拥有雄兵百万,岂是刘备那种庸才可以相提并论的?我宁肯为国家之鬼也不愿为贼将啊!

这一骂就断了关羽招降他的念头了,杀他,不是残忍,而是成就了庞德的名节,关羽也是一名军人,尤其是还有“投降污点”的军人,理解庞德的心态,也佩服他杀身成仁的勇气,于是,也就没有再说什么,更没有关起来慢慢折磨采用恐吓之类的手段,而是直接杀掉了事。

这是归顺曹操没有多久,还有点被排斥的铁血军人庞德最后时刻的表现,一点也不丢人。

想那曹操纵横疆场这么多年,手下大将被俘的记录还是空白,赤壁大战输的那么惨也没有被孙权和刘备占到便宜,现如今被庞德打破了,但是人家还没给大魏国的军史抹黑。

至于另一位被俘的于禁将军,则在生死存亡的时刻做出了和庞德完全相反的决断。 。 想看书来

32—09:大捷,水淹七军(9)

不好意思啊,之前的表述有一点点的失误,其实被俘在先的是于禁而不是庞德,因为庞德抵抗了很长的时间,而于禁呢?当关羽的船队围上来的时候,几乎没有做什么抵抗就率领手下将士投降了。

之所以说几乎没有做什么抵抗,是因为于禁交到关羽手上的军队多达30000人(庞德只有他的三分之一,还可以坚挺了这么久),基本上就是从北方拉过来的那一支不习水战的精锐之师,除了被淹死的,基本上都在这里了。

当远在后方的曹操得知庞德不屈而死,于禁却麻溜的投降的时候,不禁仰天长叹道:吾知于禁三十年,何以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

曹操语气中夹杂着失望、惊诧,乃至一丝愤怒。

我不禁想到了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老年的汉武帝得知李陵投降之后,拎着一把宝剑四处发飙的镜头。

战死,或者自杀了断真的就这么困难吗?!

这是刘彻的怒吼,也是此时此刻曹操对远方大牢中的于禁的心灵叩问。

是啊,所有知道于禁的人,都可以想到他会失败,毕竟对手是关羽,也会想到他会败得很惨,毕竟对手是关羽,但是,战败而没有战死沙场是没有想到的,没有战死沙场也没有自刎,以成全武将的名节,而是选择了投降,没有做出什么抵抗就直接投降了,更是出乎意料之外。

死,真的很难吗?

不,人即便是有再强烈的求胜欲望,死亡也不是最难的选择,尤其是在某些语境之下,在某些特殊职业之下,选择死亡不是最难的,选择继续活下去,才是最难的。

这么说并不是为于禁开脱,只不过是有一点感慨而已,因为他的选择的确是有违一名驰骋沙场三十多年的职业军人的风范,也难怪曹操失望啊,三十年了,自己一直看好的武将在关键时刻居然选了一个普通人的选项,一个懦弱的不敢面对死亡的将军,那我还要你干什么?!

围而后降者不赦。

——这是当年于禁处决自己好友昌晞时候说的话,不管他是怎么想的,三十年后,他也走上了这条路,不知道他举起白旗的那一刻有没有想到昌晞,如果真要对不起人的话,于禁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