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贺敏之见他谈吐不俗,问道:“前阵子皇帝崩了,老伯生意可曾受了影响?”

肖掌柜看他一眼,道:“这位公子是官宦人家出身吧?”

贺敏之忙道:“老伯不必顾虑,我闲居在家,随口一问而已。”

肖掌柜笑道:“说了也不打紧。旧例原是要封铺三月的,难得摄政王爷体恤民生,说道举国商户闭门一日便少了一日的衣食饭碗,只令封了三日。”

贺敏之默然不语。

聂十三放下碗来,突然道:“圣人千言不及饱饭一碗。檀师兄做得对。”

贺敏之付了钱拿着糖葫芦出门。

聂十三悄悄在桌上留下一小锭银子以作饭资。

次日贺敏之便上了折子请辞,直言这几年兢兢业业、屡断大案,殚精竭虑,已是积劳成疾,又把当日睿王一案浓墨重彩的铺陈描述一番,大致意思便是请辞同时,更要请一笔犒赏银子回乡。

檀轻尘批阅时,静了足足盏茶时侯,却禁不住气得笑了。

一想起贺敏之当日千里奔赴临州相救,只觉得浑身似浸入了温热的水中,暖洋洋的极是舒服,再念及他容色才华,心思机巧,一言一行无不深合己意,直喜欢到了心里去,一时心神不定,再批不下折子,便阖着眼支颌休憩。

小英子放轻步履走上前,手指轻柔的揉按他的太阳穴,一双眼咕噜噜的,只偷瞄那道折子。

半晌,檀轻尘淡淡道:“贺敏之的窝心脚踹得你可心服?”

小英子吓得手指一颤,忙跪下道:“奴才心服口服。”

檀轻尘睁开眼,笑道:“你不必服,只需记住,他是你动不得的人物。本王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奴才,聪明人别做出糊涂事来。朝堂上的人,除非本王想动,否则就算有人打断你的腿,你也只能忍着,少琢磨那些挑唆生事儿的勾当。”

小英子出了一头的热汗,磕头道:“奴才只知道忠心侍奉王爷!”

大着胆子抬起眼来,颤声道:“奴才的小心思,从来瞒不过王爷,奴才一心一意,只求王爷事事顺遂,光耀天下!”

檀轻尘见小英子一脸崇仰,却不禁想起一个人。

聂十三。

聂十三从来不需要别人的仰慕尊崇,视外物如浮云,心如长空澄碧。

他刚且直,简而慧。

无精深手段却有大胸怀。

不思谋算计却有大气象。

这样的人,注定了一生无缺无憾,得偿所愿?

幸好还有权与势的世间法则。

檀轻尘叹口气,带着三分怅然三分狠意,安抚道:“你自是最忠心的奴才,这样……去贺府传我的话罢。”

次日清早,小英子一身首领太监的正式袍服到了贺府传摄政王令。

洋洋洒洒一大篇话,尽数贺少卿才华出众国之栋梁云云,不允辞官,并又交代,只要留在都城,名医妙药,定能保贺大人长命百岁。

贺敏之松垮的系着寝衣,也不穿鞋,斜坐着听完,挑起眉稍,冷笑道:“不准便不准,应由正卿杨大人告我得知,哪里轮得到你这个阉人来多嘴?”

小英子也不生气,低头道:“摄政王还有一句话,让奴才转告大人。”

凝视贺敏之微微晃荡着、白玉似的双足:“若大人胆敢私逃,大人家中黄的白的圆的扁的,都是贪赃枉法的证物。到时天网恢恢,国法难容,只怕大人就要在重狱里呆着了。”

贺敏之不怒反笑:“好一个厉害奴才,好得很。”

眯着眼上下打量他一番,起身打了个呵欠回屋继续睡觉了。

聂十三却甚是有礼,送小英子出门,淡淡道:“告诉檀轻尘,羽林军挡不住我,他若敢动贺敏之,大家玉石俱焚罢。”

小英子一震,他反应极快,立即恭谨道:“摄政王也有句话转给聂大人,不想玉石俱焚,大家都安分些的好。”

聂十三冷电似的眸光在他脸上一扫,如有实质,小英子胆怯,垂下头,只听聂十三道:“这话是你说的,不是檀轻尘。”

小英子竟不敢答言,再抬头时,聂十三已消失不见,当下咬咬牙,眼神有些阴鸷,自回府复命。

小英子前脚走,方喻正后脚来。

贺敏之手忙脚乱整束衣冠,把方喻正肃入厅堂,分宾主端坐,下人奉上茶来。

不想待方喻正一开口,竟是主动询问亲事,贺敏之一口清水呛得直咳嗽,聂十三一张俊脸越发棺材了几分。

方尚书身着云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